《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ID:14619589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背影》教学设计_第1页
《背影》教学设计_第2页
《背影》教学设计_第3页
《背影》教学设计_第4页
《背影》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所教学班级整体表现对语文学科有浓厚兴趣,上课气氛活跃,学生爱表现自我,脑筋灵活,回答问题及写作文能力强,表现出较强的思考能力。3.教学内容分析:《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刻轰动文坛。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有人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文所反映的是1917年的事,那是

2、我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文中写家境的“惨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人民生计的艰难。《背影》写的是家庭的平凡琐事,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来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深深的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其次,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4.教学目标:1).熟悉字词,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3、.了解、体会各篇文章的内涵主旨,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提高自己口语交际的能力与水平;4).了解记叙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要求,能完成记叙性散文的写作。5.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本单元四篇散文,各有所指,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写的是什么,在结构上,都会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或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或以感情为线索,把分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注意,记叙性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在此基础上兼有抒情和议论。叙述时要注意线索,描写时要注意细节,抒情议论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难点:1.找出文章的

4、线索,理解线索在行文中的作用;2.细节描写对于表达中心、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3.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6.教学课时:两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1、欣赏歌曲《父亲》2、谈话引入:   有一首歌谣这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母爱,是我们生命里最和煦的春风。其实,陪伴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还来自我们的父亲。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的爱,这就是父爱。今天,我

5、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学者朱自清。二、作者介绍: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谈谈朱自清先生的故事作品等) 教师简介朱自清,同时出示幻灯片。三、检查预习:幻灯片出示字词练习。四、播放范读录音,幻灯片出示思考题:1、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2、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3、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完成下列表格。4、全文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完成下列表格。五、分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完成上述表格。1、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填表。   2、

6、师生交流。   表格一:全文共有四次提到“背影”。 四次描写“背影”,首尾两次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文章着重描写的是第三次。 教师小结:明确本文线索及其作用:从刚才讨论可以看出,“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   表格二:全文共有四次提到“我”流泪。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

7、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

8、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六、教师小结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七、学生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课文内容回顾2、指定同学朗读经典片段3、教师范读精彩片段。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