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ID:14740050

大小:38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30

上传者:U-25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_第1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_第2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_第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_第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附件: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需求农村卫生管理处信息中心贵州省卫生厅二〇〇七年七月-25- 目录1项目背景-4-2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现状-5-3建设目标-6-3.1总体目标-6-3.2具体目标-7-4业务描述-7-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组织机构和关系-7-4.2业务流程-8-5需求分析-9-5.1数据交换平台需求-10-5.2核心数据库信息需求-10-5.3核心数据库容量-11-5.4应用软件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11-5.4.1基础数据收集管理需求-11-5.4.2应用架构-12-5.4.3数据流走向-12-5.5业务功能需求-12-6业务应用方案描述-15-6.1决策辅助系统-15-6.1.1统计报告子系统-16-6.1.2基金监控子系统-17-6.1.3综合查询分析子系统-18-6.2业务管理系统-19-6.2.1用户及权限划分-19-6.2.2系统功能-20-6.2.2.1配置维护-20-6.2.2.2权限管理-21-6.2.2.3参合管理-21--25- 6.2.2.4基金管理-22-6.2.2.5补偿管理-22-6.2.2.6转诊管理-23-6.2.2.7体检补偿管理-23-6.2.2.8补偿模式管理-23-6.2.2.9会计财务业务处理-24-6.2.2.10数据管理-24-6.2.2.11定点医疗机构前端补偿管理-24-6.3数据交换管理平台-24-6.3.1跨统筹区域参合人员基本信息交换-24-6.3.2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24-6.3.3和财务软件的数据交换-25-6.4门户网站系统-25-6.4.1首页-25-6.4.2工作动态-25-6.4.3政策法规-25-6.4.4网上公告-25-6.4.5市县工作动态-26-6.4.6办事指南-26-6.4.7管理频道-26-6.4.8其它功能-26--25- 项目背景按照国家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有34个试点县已经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达918.81万人,参合率为72.32%,已有523.9万人次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含住院、门诊),报销总额达到22229.5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特别是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为加强基金管理和群众监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二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次均补偿375.21元,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39.26%。三是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比较平稳,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2007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所有县市。参合农民达26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地域广,参加农民人数多,管理环节涉及省、市、县各级政府、财政、卫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农民个人等各个方面,监督管理要求高、范围广,工作量巨大,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手工管理的种种弊端,逐步建立起具有统一规范和标准,适合我省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系统,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及部门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6]13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审核报销、监管和信息传输,加强规范管理”。《-25- 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6]453号)对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作了总体规划和部署,要求立足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和农民方便受益,在2—3年内建立起和新农合制度发展相适应,和建设中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相衔接、较为完备和高效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在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部门之间建立计算机网络联接,实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新农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建设目标。为了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统一规划,以省为单位统一新农合软件、数据标准及数据接口,力争在2007年底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投入运行的要求,提出以下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1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现状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从2005年开始起步,信息化建设初期以县为单位,实现了在线审核等多种业务处理功能,经过1年多的建设,各级卫生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制定规划标准、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1、制定了相关标准: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卫办农卫发[2005]108号,以下简称《规范》),从平台建设、功能规范、基本数据规范和数据代码规范等诸多方面对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制定了技术规范。今年,卫生部又出台了“指导意见”-25- ,对构建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总体架构、实施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安排,明确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向。1、部分县市率先开展了新农合管理信息化:经过1年多的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已有部分县市建立了以县合医办为中心的县级数据分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级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了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功能,提高了新农合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从技术手段上控制农合基金运行的作用。2、部分省市建立了省级平台,为建立统一协调的省级新农合信息系统作了有益的尝试。省内部分地市以县级平台为基础,建立了地级平台,在各县数据共享交换方面,先期作出了努力。3、但目前各地的新农合信息系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过于强调集中,采用绝对大集中的模式,但由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或通讯系统的原因,正在作集中+分布的混合模式;有的过于强调分布,省级平台和县级平台之间仅交换统计数据,存在交叉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且,由于县级平台投入有限,稳定强度受限,存在隐患;有的没有统一软件,数据之间的共享存在问题,建立全省数据集中存储出现很多障碍;有的没有建立外部接口,相关部门和单位难以和自身系统进行有机整合。1建设目标1.1总体目标我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间建立计算机网络联接,全省实行统一规划和信息标准,使用统一的应用软件,实现新农合网上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实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新农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25- 1.1具体目标我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是:1、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合信息服务网络,利用VPN虚拟专网技术,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农合业务网络和覆盖全省参合农民的资源数据库,统一业务经办系统,实现内部信息共享。通过和财政、民政、银行等其他部门横向互联,实现资源共享。2、建立规范的新农合业务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新农合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前台业务的计算机处理和规范化管理,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3、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式,以满足新农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宗旨,提供多种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政策咨询,增进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筑方便实用、技术可靠、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4、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决策支持数据库,为科学定制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系统为新农合基金运行监管提供全面和及时的支持,以降低基金运行风险,保障基金安全运行。5、以新农合基金管理为主线,探索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以达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2业务描述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组织机构和关系-25- 省、地(州、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内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主管本辖区内的新农合工作,负责培训管理人员;制定新农合基线调查方案、统筹补偿方案的基本框架和推荐方案,指导各县制定新农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制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等规章制度;检查督导和规范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新农合信息并及时上报;向新农合协调领导小组汇报新农合工作情况。新农合县经办机构归口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主管本辖区内的新农合工作,负责按照新农合基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管理和使用基金;审核并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审批参合农民医疗转诊;检查、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执行新农合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行为、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药品价格、补偿程序、补偿兑现等;定期向社会公示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新农合信息按规定填报各种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参和新农合补偿方案的测算、制定和调整工作。新农合县的乡级经办机构负责建立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台账;按规定审核并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汇总、上报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补偿情况;检查、监督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执行新农合管理制度情况;调查处理新农合工作中发生的违规行为;协助开展新农合宣传动员和农民参合资金的收缴工作。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履行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低廉医疗服务职责,遵守新农合的相关规定,实行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先垫支为参合农民进行现场减免,接受经办机构、参合农民和社会的广泛监督。1.1业务流程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职责、其业务流程如图示:-25- 1需求分析按照国家-25- 公共卫生信息网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以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总体需求包括数据交换平台、应用软件系统、网络通信平台、安全系统平台以及基础设施等,其中网络通信平台和安全系统平台及基础设施部分纳入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1.1数据交换平台需求1.1.1集中式数据库根据卫生部“统一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原则和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我省新农合信息数据库主要采取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构建方式,即将全省数据集中在省卫生数据中心,由统一技术标准的数据库进行集中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形成核心数据库系统。1.1.2分布式数据库结合我省当前的各项实际情况,部分业务数据需在区县卫生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并适时和省卫生数据中心保持一致。分布式数据库作为省级卫生数据中心的一组数据库子集,逻辑上属于同一系统,而物理上分散在用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多个地理位置,并统一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管理。分布式数据库是省级核心数据库向下级机构的延伸,在逻辑上仍由省核心数据库统一管理和控制,是我省构建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并为核心资源数据库展开基层应用的具体实现形式。1.2核心数据库信息需求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和中心数据库(以下简称省级平台和数据库)是省(区、市)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服务于各地新农合决策和联系本辖区各级新农合信息网络的中心平台。省级数据库主要存储以下数据:(一)辖区内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二)辖区内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三)-25- 辖区内参合、实际医药费用发生和构成以及补偿情况的详细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一)辖区内新农合管理机构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二)向国家级数据库上报的反映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参合人员费用补偿情况的统计汇总数据以及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新农合运行和管理的各项数据;(三)其他需要收集的数据。省级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为各基层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在受网络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基层用户实时在线处理的地区,可以暂时考虑使用统一数据交换接口,由基层单位定时上传数据的模式。省级信息平台还应具备对参合农民在省内异地就诊的信息传输和结算功能。县级通过省级信息平台可接收参合农民省内异地就诊数据信息,完成异地间就诊费用的审核、补偿和结算。1.1核心数据库容量根据新农合管理业务工作的要求,在线各项数据容量需求如下:(一)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数据库:≥0.5TB(二)参合、实际医药费用明细数据库:≥3TB基础(三)资源数据及其它数据:≥0.5TB1.2应用软件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新农合信息系统省级平台业务应用分为决策辅助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以及门户网站子系统四部分。县级业务操作网络以新农合组织、管理和运行的基础信息收集和业务管理为主,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在线费用审核、即时结算和实时监控功能。1.2.1基础数据收集管理需求(一)建立完备的卫生资源数据、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基础经济人口数据的稳定来源,具有统一规范的数据字典,建立相应数据库和来源之间的交换接口定义和传输机制。-25- (一)实时收集新农合参合、基金收支管理数据。(二)实时收集参合农民实际医药费用发生及补偿数据。(三)提供数据录入、更新维护、批量导入导出等常规数据管理维护工具。(四)系统提供充分的用户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提供基于事务的处理机制和数据统一性、完整性的维护管理机制。(五)提供决策分析功能的调用接口。(六)能够提供数据容量、存储规模、管理日志等各种统计数据和报表。1.1.1应用架构为满足新农合信息管理的需要,应用架构考虑以下实现方式:(一)原则上采用“大集中”模式,即以省级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数据平台及应用服务端,全省各级各类卫生单位为分支机构(地州市、区县、乡镇卫生机构)设立客户端。按照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对网络条件不具备或已成功实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县市,采取整合的方式逐步过渡,但所有资源数据和业务数据都应适时交换到省卫生数据中心。(二)采用三层架构技术,即B/S架构,由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前台的应用服务器及其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和中间件组成。1.1.2数据流走向从医疗服务单位-乡镇农合办-区县局-地州市局-省级卫生数据中心自下而上逐层或直接上报汇总,以采集-数据上报-录入-管理-分析-决策为主线,建立高效查询及分析机制。1.2业务功能需求-25- 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在省卫生数据中心建立集中数据中心,管理全省新农合信息,用B/S架构在服务器上构建起一个标准统一、开放、共享、高效、安全、畅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它主要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对决策辅助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门户网站的需求。1.1.1.1决策辅助子系统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分析的需要,针对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情况、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情况、合作医疗基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参合农民受益情况、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情况、医疗机构评价及疾病分类分析等,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方便、直观、形象的图形展现平台,为决策支持、辅助分析提供数据依据。子系统基本功能:(一)方案测算(二)监测评价(三)决策分析(四)参合群体分析(五)疾病信息监测1.1.1.2业务管理子系统-25- 遵循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试行)》(卫办农卫发〔2005〕108号,以下简称《规范》)前提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管理子系统,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方便农民报销。通过对农民医疗相关数据的监控、分析,为各级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数据,提高农村医疗资源的规划和分配水平。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在线费用审核、即时结算和实时监控功能。子系统基本功能:(一)参合管理(二)补偿管理(三)基金管理(四)会计核算(五)统计报告(六)配置管理(七)基线调查(八)基层单位管理(九)定点医疗机构前端补偿管理在受网络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基层用户实时在线处理的地区,可以暂时考虑使用统一数据交换接口,由基层单位定时上传数据的模式。1.1.1.1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农合办、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重点是:农合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业务管理子系统和门户网站子系统的数据交换、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等其它部门的数据交换、参合农民跨区域就诊的数据交换等。1.1.1.2门户网站省级新农合门户网站的内容和功能以广大农民、合作医疗管理用户及监管机构用户为中心,以新农合业务流为主线,满足不同服务对象需求,政策-25- 宣传、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网上办事等功能为一体,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多功能、全天候、“一站式”服务的新农合网站。经核准后的数据放到互联网网上去公示,以便于社会和群众进行网上查询和监督。通过省级新农合门户网站可链接到各地(州、市)、县(市、区)的分站,方便不同户对信息查询的需要,了解各地(州、市)、县(市、区)的新农合政策、工作开展情况,农民受益情况,同时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和监督。1业务应用方案描述1.1决策辅助系统新农合决策辅助子系统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统计、调查以及数据挖掘等手段,构造新农合信息采集体系,对原始信息经过汇总、调查以及数据挖掘等手段,重新构造新农合信息采集体系,对原始信息经过汇总、整理、交换和分析等加工处理,形成宏观决策数据库,并建立新农合基金监测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支持,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宏观决策系统主要由宏观决策数据库和宏观决策软件组成。宏观决策数据库中保存的是系统所需的当前或历史数据的集合,其中大部分数据通过统计调查等手段从本省或各市、县数据库中获取,另一部分数据来自财政、统计等部门。宏观决策数据库可有效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将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时间有关的和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在一起,从大量事务型数据中通过清理和转换按统一的数据各市抽取必要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宏观决策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宏观决策系统的数据库和用户接口,保证用户和宏观决策系统之间方便地交互。宏观决策系统主要应用于省级平台,根据需要部分功能也可部署在县级业务平台。-25- 1.1.1统计报告子系统常规统计报告是各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为了及时掌握农合运行情况而定期收集的常规统计信息,是新农合日常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常规统计报告可直接反映出合作医疗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实现程度,并发现合作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为下一阶段调整工作计划或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合作医疗常规统计报告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定期报告和合作医疗管理定期报告。卫生统计定期报告建立在综合卫生统计年报的基础上,主要用于了解试点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各级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各项工作开展状况等,以确定合作医疗对试点地区卫生工作和卫生机构的影响;合作医疗管理定期报告主要用于了解试点地区合作医疗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总体进度、农民的参合情况、参合农民的实际受益情况以及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等信息。应用系统应能满足对各地市、各县新农合及定点医疗机构过程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需要,能满足数据交换的需要。通过系统可对各试点县合作医疗基金数据、补偿数据、参合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并按照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报告制度》的要求自动生成报表,将数据上报至卫生部,能够满足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和管理的需要。一、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报告的数据源来自新农合各试点县,或者来源于省中心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各试点县的情况,统计报告系统需要的数据通过网络定时上传到省中心数据库,若超期未报,则通过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自动催报。二、统计报告的主要内容1基层基本报告参合人员及缴费情况登记表门诊补偿登记表住院补偿登记表-25- 2基层备选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登记表3县基本报告试点县社会经济情况全县参合情况年汇总表全县资金筹集年汇总表县基金分配和支出情况汇总表全县门诊补偿/体检支出月汇总表全县住院补偿月汇总表县级管理机构情况汇总表4县备选报告试点县乡镇社会经济情况乡镇参合情况年汇总表乡镇资金筹集年汇总表乡镇门诊补偿/体检支出月汇总表乡镇住院补偿月汇总表试点县卫生状况及卫生投入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年汇总表县参合人口分类汇总表县按性别、年龄、费用段汇总表县住院补偿人次疾病分类构成县住院分娩补偿情况月汇总表门诊、住院病人流向汇总表5省年度报告试点县社会经济情况全省汇总表全省参合情况年报表全省基金筹集情况汇总表全省基金分配和支出情况汇总表全省住院补偿年报表全省门诊补偿/体检支出年报表全省县级管理机构情况年报表6省季度报告全省补偿情况季度报表全省补偿情况季度报表1.1.1基金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新农合基金的收缴情况、补偿情况、基金的平衡状况及承受能力等情况进行监控,必要时发布预警。一、基金数据采集基金监控子系统通过调用省级数据库,采集基金收入、支出和预算的所有明细数据,数据直接来源于省级数据中心,或者通过调用县级业务操作平台数据汇总生成。二、基金预警按照基金支付计划和给定的基金支付警戒线进行分析,对超过警戒线的发出警告。三、基金收付监测-25- 1、基金收入情况:包括征缴和各级财政资金到位情况;2、基金支出情况:包括风险基金划拨、家庭帐户分割、门诊补偿和住院补偿等支出情况;3、基金预算:包括基金征缴计划和支付计划;4、收支比较:包括支付计划和实际支付情况比较监测。四、基金监管功能1、财务业务数据比对:提取财务处理数据和业务收入支出数据进行对比;2、收入分析:核对业务和财务收入数,稽核有无隐瞒或虚报情况,核查不按规定征缴的情形,如私自调整人员性质、漏缴合作医疗基金等。核查电子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判断有无恶意修改业务数据及程序的可能。查询各县缴费人群构成情况,判断基金收入构成是否符合相关基金政策;3、支出分析:设置免重复数据关键字,避免参合数据重叠;设置基金征缴和补偿待遇状态关键字,保证基金缴纳和补偿待遇享受一致性;核定起付线和封顶线。1.1.1综合查询分析子系统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联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工具,对已有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包括统计分析模块、政策模拟和决策模型。统计分析的功能是对各类统计信息以及采集的明细进行加工、提炼和分析,为新农合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政策模拟通过模拟不同政策的执行效果,为新农合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模拟效果;决策模型(包括综合决策模型和各业务的专项决策模型)将新农合各主要环节、因素间的关系量化,可直接为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25- 1.1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贯穿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包括财政等部门,协助完成基金的征缴筹集、新农合参合人员的补偿、审核和基金的拨付等工作,实现经办机构网上在线审核、包销、支付和结算。1.1.1用户及权限划分一、省级管理机构用户在业务管理部分具有药品、诊疗目录维护,分配下级新农合管理权限,制定统一政策,监督和管理下级新农合运行情况,查询全省业务汇总或明细数据等权限。二、地市级管理机构用户在业务管理部分具有分配下级新农合管理权限,制定本地政策,监督和管理下级新农合运行情况,查询本地业务汇总或明细数据等权限。三、县级管理机构用户县级农合办是具体的新农合管理机构,具有对乡镇基层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工作,进行数据交换。主要应包括配置维护、权限管理、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会计核算、数据管理、统计查询、年终结算等。各试点县通过系统自行维护当地新农合药品信息、诊疗项目信息、疾病信息及医疗机构信息,在系统中设置缴费标准、家庭帐户比例、补偿比例等系统参数信息。监督所辖乡镇合作医疗基本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工作,以完成新农合参合人员基本信息、门诊年补偿、住院补偿数据的采集,做好转诊、补偿、审核和基金运行管理等。四、乡镇经办机构用户乡镇级农合办是具体经办机构,主要完成乡镇辖区内参合人员信息管理、补偿数据的审核等业务。-25- 五、定点医疗机构用户通过新农合应用系统提供的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外部接口进行无缝连接或通过新农合应用系统定点医疗机构模块完成参合人员就诊费用的实时补偿。1.1.1系统功能1.1.1.1配置维护1、初始化参数:包括系统基本参数、基金参数和补偿参数等进行设置;2、基本参数:根据试点县相关政策对县基本信息及管理模式进行设置,包括药品、诊疗项目报销比例、限价管理、病种目录等基本参数设置;3、基金参数:根据试点县基金的筹集和划分模式进行设置,包括个人缴费额度、家庭帐户划账比例、中央及地方补助标准及划入风险基金等参数的设置;4、补偿参数:根据试点县的补偿政策对门诊及住院的补偿参数进行设置,包括门诊补偿、慢性病补偿、住院补偿、医疗费用明细录入形式、住院转诊逐级审核控制及起付线和封顶线的设置等;5、行政区划信息包括省、地、县、乡、村和组六级设置,其中,省地县三级码限省级维护。6、合管办信息包括省地县乡四级经办机构信息的设置,包括负责人、电话、地址等。7、医疗机构信息包括医疗机构级别、隶属属性、负责人、联系方式等。8、补偿政策参数信息-25- 包括各种补偿模式参数。9、疾病信息包括ICD编码和根据管理模式划定疾病的主要类别及补偿政策等。10、项目目录包括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管理,及其限价管理,其中诊疗目录和医疗机构相应设施相关。系统中用到的数据代码完全按照《规范》进行设置,并可以进行添加和修改,确保系统数据的规范性以便交换和共享。1.1.1.1权限管理1、用户组及权限设置:根据管理业务流程所涉及的不同职能部门及岗位,设置不同的工作用户组,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2、用户及权限设置:针对应用系统登陆信息的设置,和某一特定用户的特殊权限进行设置。3、密码设置:修改登陆用户的密码。1.1.1.2参合管理1、农民基本信息:包括户主、家庭成员等基本信息;2、参合登记:根据农民基本信息,进行参合信息的登记;3、证卡管理:对参合农民的医疗证卡进行开户、挂失、解除挂失、冻结、解除冻结等管理;4、家庭帐户管理:对设置家庭帐户的试点县进行家庭帐户的划入及使用的管理;5、参合转移:在特定时段对变动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家庭合并、分离、本地转移、外地转移等管理;6-25- 、预存款管理:按照不同的缴费模式,包括缴费标准、缴费方式等,系统对农民的缴费信息进行存储,对资助的对象及资助金额等信息进行录入,并根据缴费的资金来源进行分配。7、参合农民健康档案:根据参合农民的就诊和补偿信息记录,根据参合农民的基本信息和参合信息进行查询。1.1.1.1基金管理1、基金收入:按照基金筹集方案,根据参合农民基金征缴情况,对各级基金补助到位情况进行录入登记及相应财务业务处理;2、基金支出:按照基金补偿对应的支出帐户,在基金拨付申请及审核过程中,生成资金支出信息,并通过相应财务业务处理流程,生成财务信息和基金支出信息;3、基金预拨管理:根据县乡基金使用计划和预拨申请,对基金进行预拨;4、基金支付申请:根据审核通过的补偿信息基金基金支付申请,根据体现基金拨付的金额、医疗费用发生所在地、人次、票据数量等信息,打印基金拨付申请单,下达相应部门;5、基金分配:根据参合农民情况和基金筹集方案,对各级基金补助金额和基金帐户进行预算分配和实际分配。6、基金帐户查询:对基金的组成帐户进行实时动态查询。1.1.1.2补偿管理1、门诊补偿信息采集:包括门诊补偿登记、门诊费用明细录入、门诊费用类别录入、门诊补偿结算并生成打印门诊补偿结算单据等;2、门诊补偿审核:合管办审核人员完成门诊补偿信息的初审、复审;3、住院补偿信息采集:包括住院补偿登记、住院费用明细录入、住院费用类别录入、住院补偿结算并生成打印住院补偿结算单据等。4、住院补偿审核:合管办审核人员完成住院补偿信息的初审、复审;-25- 在初审和复审过程中,包括审核退回、标注审核标记、拨付金额审定等。1.1.1.1转诊管理包括转诊登记、审批、转诊接收、二次补偿登记、二次补偿支付等。同时,应完成参合登记地和就诊所在地的基础信息和就诊信息交换。1.1.1.2体检补偿管理根据试点县对体检补偿条件的政策,对需要进行体检的参合人员进行登记和补偿支付。1.1.1.3补偿模式管理通常情况下,新农合的补偿采用项目付费制、服务单元付费制、单病种付费制和总额预付制的单一或混合付费办法。,1、项目付费制:根据参合人员就诊实际发生的费用项目,按照补偿政策进行费用结算;2、服务单元付费制:根据参合人员就诊发生的服务单元及其单元付费标准,按照补偿政策进行费用结算;3、单病种付费制:根据参合人员所患疾病病种及其付费标准,按照补偿政策进行费用结算,主要用于住院费用补偿;4、总额预付制: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结合工作量、收费标准和基金支付能力,进行总额预付和定期结算制的一种付费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一定周期和数量的信息存积,以及科学的测算算法。根据目前新农合基金运行和信息化管理程度,一般以前三种付费方式为主。-25- 1.1.1.1会计财务业务处理满足各级农合管理办公室财务人员对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财务业务处理,满足会计科目制定、基金收入及支付凭据制作、和专业财务帐务系统建立数据接口等功能要求。1.1.1.2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初始化、年度结转、用户登录日志、操作日志、数据备份和还原等。1.1.1.3定点医疗机构前端补偿管理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明细、费用管理和补偿结算管理等。1.2数据交换管理平台1.2.1跨统筹区域参合人员基本信息交换为解决试点县参合人员跨统筹区域就诊的信息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其参合信息、基金使用信息交换到其就诊医疗机构,并将此次诊疗信息交换到其参合试点县,便于农合办工作人员审核和实施补偿。1.2.2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设立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口功能,系统一方开放接口函数,另一方调用接口函数完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在充分数据交换的同时,保证系统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主要包括:数据库连接服务(包括接入和验证)、数据库断开服务、获取有关帐户信息、门诊补偿登记(包括费用明细和类别)、住院补偿登记(包括费用明细和类别)、补偿计算、门诊住院结算票据管理等。-25- 1.1.1和财务软件的数据交换建立业务系统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将基金运转业务数据转换成为专用财务软件接口,并监控是否完成数据转换。1.2门户网站系统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站,建立和公众和社会的网上交互平台,并通过该平台向社会提供多种形式、全方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信息和政策咨询,逐步实现新农合政策信息、农民补偿信息、基金使用信息查询功能、网上答疑功能、定点医疗机构资质、业绩和诊疗质量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增进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筑方便实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公共卫生信息发布平台。1.2.1首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户网站首页,以图片、新闻相结合网站导航的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新闻线索。网站提供新闻导向,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统一思想,调动一切促进新农合不断推进的积极因素,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2.2工作动态用于发布各省市和省内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工作动态,宣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正面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大举措和突出成效。1.2.3政策法规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政策和各县市补偿政策以及国家、省,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政策文件。1.2.4网上公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农合办发布面向公众的重要公告信息。-25- 1.1.1市县工作动态由各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或农合办发布试点县新农合工作动态,包括试点县农民参合情况、补偿情况及其它工作动态,供社会了解各试点县具体情况,供其它各县交流和共享。1.1.2办事指南提供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办事程序、办事须知和需要填报的表格下载。1.1.3管理频道网站为用户群提供内部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入口,登陆管理频道后,用户可进行横向、纵向的信息定点传送和群发,同时可根据权限发布或上传准备在网上发布的信息。1.1.4其它功能授权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对网站栏目进行免编程维护。-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