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

ID:14904640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_第4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课题实施方案南昌市站前路小学吴旦一、课题的界定《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教学的内容是经典古诗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经典古诗文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泽民同志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让学生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

2、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而,培养学生的诗文素养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课题就古诗文诵读为研究的突破口,即在古诗文的背诵、朗读、积累这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模式,为学生积累古诗文寻求好的方法。能熟背这些经典,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这正是新时代教育提出的目标,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在总目标中

3、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2.心理学理论:A.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的高峰期,儿时记下的东西终生不忘。B.诵读古诗是一种记忆活动。背诵的效率与浓厚的兴趣,内容的理解、明确的任务、多感官的协同有很大关系。及时、经常、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多种方式的复习,能巩固记忆,保持长久记忆。小学生长于事件记忆、形象记忆、情感记忆、韵语记忆。3.古诗文的特点:古诗文想象奇特描写生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古诗文短小精悍、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琅琅上口、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故事文内涵丰富、意境悠远、言简意丰、有跳跃性,能培养学生的

4、想象能力和创造意识。4.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生古诗文赏读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

5、文学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诗文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

6、”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课题符合三大背景:1.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少年时代是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2.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所以我们

7、依托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3.开展此课题研究是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在语文学科中充分利用古诗文学习资源的策略研究(1)开发和利用古诗文学习资源,丰富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