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

ID:15125928

大小:3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抽动症的疗效。方法对19例哮喘合并抽动症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哮喘发作期吸入激素平喘,缓解期口服中药治疗抽动症、预防哮喘发作)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哮喘有效率100%(19/19),抽动症有效率89.5%(17/19)。结论吸入激素配合中药口服可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减轻症状,且副反应小,停药后不易复发。【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抽动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哮证/治疗;喘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

2、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属祖国医学“哮病”“喘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性抽动症,是近二十年来日趋增多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以眨眼、面部抽搐、鬼脸、多动、不自主发声等多组肌肉不自主抽动为临床特征,中医学多将之归属于慢惊风、梅核气等范畴。近年来,哮喘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但两病兼有的患儿在临床尚不多见,笔者跟随导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合并抽动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7  1资料与方

3、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19例均为本院200709/200909门诊患儿,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4岁;其中寒哮9例,热哮6例,寒热错杂4例。抽动症中秽语1例。  1.2诊断标准(1)哮喘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全国哮喘防治会议GINA方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相关诊断标准[1];(2)抽动症诊断标准:参照200104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标准[2]。  1.3纳入标准(1)符合支气管哮

4、喘及抽动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3岁,<18岁;(3)知情同意,患儿及其家长皆愿意配合治疗方案者。  1.4排除标准(1)由于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抽动,或存在器质性疾病者;(2)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或危重患儿;(3)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儿;(4)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儿;(5)已知试验用药中的西药或某味中药过敏者;(6)科研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和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的患儿;(7)根据医生判断,容易造成失访者。7  1.5治疗方法  1.

5、5.1哮喘的治疗方法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哮喘发作期先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可必特,英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号:937659)治疗哮喘发作,口服中药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6508)缓解哮喘症状,每日早晚各1喷(200μg),一般1~2周哮喘症状基本缓解,停用治疗哮喘中药,继续小剂量(每日1喷)吸入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1)寒哮:方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常用药物:苏子、麻黄各10g,细辛、五味子、生半夏、杏仁各6g,甘草3g等。(2)

6、热哮:方以定喘汤加减。常用药物:白果、炙麻黄、黄芩、桑白皮、炙紫菀、牡丹皮、地骨皮各10g,炙款冬花、杏仁各6g,七叶一枝花9g,甘草3g。(3)寒热错杂者:方以大青龙汤加减。常用药物:生白芍、细辛、半夏、紫菀各6g,五味子3g,生姜9g,生石膏15g,黄芩、葶苈子、苏子、射干、麻黄各10g等;痰热明显者加胆南星15g,代赭石10g。  1.5.2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哮喘控制后进行抽动症的治疗。常用药物:葛根30g,生白芍、菊花各15g,伸筋草、僵蚕、赤芍各10g,生地、法半夏、知母各9g,柴胡、胆南星、

7、红花、地龙、黄柏各6g,全蝎5g,蜈蚣1条,甘草3g,水煎100~1507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1.6疗效判定标准  1.6.1哮喘的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2)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闻及哮鸣音;(3)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3]。  1.6.2抽动症的疗效判定标准将连续用药满3个月的患儿作为疗效评定的对象。(1)治愈:无意识不自主抽动消失;(2)好转:无意识不自主抽动减少50%以上;(3)未愈:无意识不自主抽动症状无改善[4]。  2

8、结果  2.1治疗结果本组资料19例,哮喘治愈9例,好转10例,未愈0例;抽动症治愈7例,好转10例,未愈2例,其中好转及无效病例均有口服氟哌啶醇或泰必利等西药史。  2.2副反应仅有少数患儿出现轻微腹泻,停药后消失。  3讨论7  哮喘乃儿科疑难病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环境污染、儿童食品(化学添加剂)、体质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关。由于反复发作,经常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及皮质激素,导致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经常感冒而诱发哮喘。  小儿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