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ID:1514127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味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作者:林强,谢杰伟,黄刚,孔畅【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在治疗肩周炎中的疗效与机理。方法设立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当归四逆汤为主方内服,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超激光肩部理疗,配合功能锻炼。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3%,而对照组治愈率38.0%。经过χ2检验(χ2=11.081,P<0.01),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常规理疗。【关键词】当归四逆汤;肩周炎  肩周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不当常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导致病损。笔者自2005年来运用加味当

2、归四逆汤治疗肩周炎,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  观察病例共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6例:其中男47例,女7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短于1个月51例,1~6月者41例,6~12月者34例,平均约6个月;对照组共100例,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短于1月46例,1~6月者34例,6~12月者20例,平均约5.5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与病程基本相近,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1]  ①有过劳、外伤或受寒冷的病史;②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③发病多为隐袭性,无全身

3、症状,无局部红肿;④肩部疼痛,以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时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⑤后期疼痛缓解,但关节功能仍受限,日久可伴三角肌萎缩;⑥压痛点常见于肩峰下滑膜囊、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⑦X线检查,早期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点。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加味当归四逆汤:当归15g,白芍15g,桂枝9g,细辛36g,乌蛇12g,熟附子15g,炙甘草15g,川足2条。加减:肝肾不足,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加玉茸或淫羊藿等温补肾阳之品;气虚者加北芪30~60g;痛甚者加郁金、延胡。服药的基础上配合功能锻炼。中药1剂/d,7d为1个疗程。 

4、 2.2对照组采用肩部超激光照射,外敷双柏膏(本院制剂),每天各1次,配合功能锻炼。7d为1个疗程。  2.3疗效标准[1]  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随访1年未复发为痊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改善,或肩痛消失一段时间后又反复为显效;服药1疗程后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无改善为无效。  3治疗效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分析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7.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95.0%,经过χ2检验,χ2=1.12,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治愈率60.3%,对照组治愈率38.0%,经过χ2检验,χ62=11.081,

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简称肩周炎。临床上患者多为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黏连。本病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程,初始时疼痛和僵硬缓慢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到最后完全恢复。本病的自然转归期,根据文献报道为2年左右。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吸收,减轻患肩疼痛,尽快恢复患肩的功能活动。中医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阴阳从幼稚经历旺盛到衰败的过程。年过五十,则体内脏器开始虚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女子……七七经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

6、竭,……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意思是说,中老年人,阳气衰退,不能温煦经脉,易致寒凝经脉,血气不畅使肝血受累及筋而致肩痛,这正是该病患者临床上以中老年人为多的原因。脏腑阴阳的虚衰影响着机体各部分之濡养,进而产生组织的退化,在此基础上,肩关节遭受外伤可损伤其筋,感受风寒易致邪气壅塞经脉,劳累常伤及筋脉,长期固定则气血凝滞。所有这些均可造成经脉不畅,气血凝滞,筋腱粘连,进而产生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总之笔者认为可以用肝肾不足,血虚寒凝经脉,经脉失养来概括本病的病机。6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功效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王景春[2]认为本方温经散寒、和营通络,服用后使脉络通

7、畅,寒凝得解,淤滞自除。张建华[3]认为本方能温经散寒、利水除湿、助阳生阴、温经除痹。郑延辰等[4]搜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方临床运用的报道,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科、皮肤等疾患,均取其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金松林[5]则认为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血虚夹寒、血淤夹寒或者血虚血淤夹寒之证。笔者认为以上种种证候,总离不开虚、寒、淤3种病机。而本方中当归配芍药为主,养血调肝,以治本病之本: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