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ID:15156093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1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2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3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4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GSS)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根据侯树勋等所制定疗效评价标准,优1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4%。20例达到骨性融合,总体融合率为95.2%,平均融合时间为3个月(2~4个月)。[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成熟有效方法。【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Abstra

2、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thodandcureeffectofinternalfixationofintervetebralcrasisofposteriorpedicleonlumbarsurgesyndrome.[Method]21casestakeGSSforreposition,fixationanddrawing,alsointervetebralcrasisforlumbarsurge.[Result]Followedupfor8~24months,underthecurestanda

3、rdmadebyMr.HouShuxun,17caseswereexcellent,2better,1good,1bad,theexcellenceratewas90.4%.20casesreachedbonecrasis,thetotalcrasisratewas95.2%,theaveragecrasistime3months(2~4months).[Conclusion]Itisamatureandeffectivemethodtotreatlumbarsurgesyndromewith7internalfixationo

4、fintervetebralboneplantingandcrasisofposteriorpedicle.  Keywords:lumbarsurge;GSS;internalfixationofintervetebralcrasis  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内固定加颗粒骨打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21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6~71岁,平均(56.5±7.0)岁。其中退行性滑脱12例,椎弓根峡部裂

5、滑脱9例,L4滑脱8例,L5滑脱13例。按照Meyerding滑脱分类标准,Ⅰ度10例,Ⅱ度10例,Ⅲ度1例。临床表现:明显下腰痛,间歇性跛行和下肢根性疼痛,并经半年以上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动力位及左右斜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证实。  1.2手术方法7  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五点支撑腹部悬空俯卧位。以L5滑脱为例:(1)以滑脱节段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显露L4~S1椎板、小关节及横突根部,确定峡部裂的部位。提拉L5、S1棘突辨认清L5、S1小关节及横突,认清相邻部位上下关节界面。(2)探查峡部裂

6、,根据情况行L5部分或全椎板切除术,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予彻底减压。必要时切除增生的小关节减压。(3)C臂X光机下行椎弓根钉植入,撑开椎间隙,并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再次进行神经根管探查、减压。(4)牵开马尾及神经根,撑开椎间隙约10~12mm,尽量彻底清除变性的椎间盘组织,小刮匙完全刮除上下椎体的软骨板至骨性终板表面少量渗血。分别于左右侧椎间隙各植入多量颗粒骨并打压,在后方植入1枚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约1.2cm×1cm×1cm大小,低于椎体后方约0.2cm,注意防止卡压神经根并避免过度牵拉。(5)C臂X光机检查复位情况,

7、紧固钉棒系统进行后方环抱加压固定。(6)卧床行腰背肌锻炼,4~6周后在腰围保护下逐渐下床行走。见图1~3。  2结果  本组病例21例,术后随访8~24个月复查X线20例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5.2%,,平均融合时间为3个月,术后X线及CT检查未见植骨块后移,器械无断钉、断棒和松动。根据按侯树勋等[1]所制定疗效评价标准:①7优: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无腰腿痛和神经损害体征,腰部活动功能接近正常,恢复原工作。②良:植骨融合良好,腰或腿痛轻微,无神经损害体征,腰部活动功能轻度受限,能从事原工作。③可:植骨融合良好,有轻

8、度腰痛或腿痛,有或无神经损害体征,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坚持一般轻工作。④差:植骨未融合,腰腿痛或神经损害征未减轻,症状同术前,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轻工作。  本组优1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4%。  3讨论  3.1腰椎滑脱的固定  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