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ID:15194970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4页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对临床分离107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76.7%)和伤口分泌物(10.4%);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10.5%),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98.1%)。结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医院感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条件致病菌,是目前医院内感染的最主要的

2、致病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其感染率不断上升,并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日趋下降[1,2],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医院内感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临床分离的10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5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所得107株铜绿假单胞菌。  1.2细菌鉴定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要求,进行分离培养。  1.3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纸片为浙江杭州天和

3、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药敏结果按照NCCLS标准进行判断。  1.4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2结果  2.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10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及伤口分泌物,见表1。  表110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分布构成比(略)  2.2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体外耐药性试验结果,见表2。  表25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略)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医院环境中,其繁殖能力强,生长条件要求

4、低,致病力强,可引起伤口感染、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菌血症等严重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也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以重大创伤、高龄、严重疾病、长期住院和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患者居多[3,4]。表1可见分离的107株铜绿假单胞菌,有85(76.7%)株来源于痰标本,有14株(13.1%)来源于伤口分泌物,两者占89.8%,这表明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是以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为主,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特点,其耐药性主要同耐药机制和临床滥用药物有关。由于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应用,其感染及耐药性日

5、趋严重[5],这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很复杂,研究发现,其主要是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5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膜屏障与主动外排而限制药物到达其作用靶位以及形成生物被膜等[6]。本组分离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15种抗生素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2.1%),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随着亚胺培南长期使用、使其耐药率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应以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或减少亚胺培南的使用频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十分突

6、出,耐药率在90%以上的有复方新诺明(98.1%)、氨苄西林/他唑巴坦(95.3%)。这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对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B-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符合药都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这可能与临床长期及不合理滥用抗生素引起。头孢噻肟、替卡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50%~90%之间;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头孢吡肟(32.7%)、头孢他啶(39.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3.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2.1%),阿米卡星(34.6%),妥布霉素(33.6%),庆大霉素(43.9%)。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性,临床科室应

7、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临床用药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避免经验用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药不断地监测细菌的耐药率,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在院感染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到无菌操作,避免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  [1]何林,张立军,李勇,等.铜绿假单胞菌对22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差异[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53~855.5  [2]付维婵,王宝佳,杨晶晶,等.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及对环丙沙星耐药趋势[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

8、(6):862~863.  [3]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等.临床分离10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