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ID:2656397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_第1页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_第2页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_第3页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_第4页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医院2008-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24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的有192株(占78.7%),两年的分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鹉晟仙那魇啤?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耐药性药物敏感试验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

2、sa,PA)广泛分布于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菌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且呈现多药耐药,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和临床治疗的难点[2]。因此,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对有效预防及治疗该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感染中的分布与药敏情况,统计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所有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其耐药谱的变迁,作为我院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背景资料,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临床各科

3、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44株,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相同菌株不重复计入。1.2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各种抗菌药物纸片购自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敏结果严格按照CLSI/NCCLS(2009年)推荐的标准判断。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1.3统计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阿米卡星;SAM-氨苄西林舒巴坦;ATM-氨曲南;CL-多粘菌素E;SXT-复方新诺明;CIP-环丙沙星;FOS-磷霉素;MEM-美洛培南;MEZ-美洛西林;PIP-哌拉西林;TZ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GEN-庆大霉素;CB-羧苄西林;TIC-替卡西林;TCC-替卡西林克

4、拉维酸;FEP-头孢吡肟;CFP-头孢哌酮;CSL-头孢哌酮舒巴坦;CAZ-头孢他啶;TOB-妥布霉素;IPM-亚胺培南;LEV-左旋氧氟沙星.3讨论铜绿假单胞菌(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医院环境中,其繁殖能力强,生长条件要求低,致病力强,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临床分布率在逐年增加。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院2008和2009两年的分离株数也呈逐年增加趋势。PA可引起伤口感染、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菌血症等严重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也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分离出的244株铜绿假单胞菌有15

5、4株来自ICU,占了63.1%,有192株来自痰标本(78.7%),有34株来自脓液及伤口分泌物(13.9%),两者占了92.6%,这表明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主要是以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为主,与文献[2,3]报道一致。PA具有多重耐药特点,其耐药性主要同耐药机制和临床滥用药物有关。由于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应用,其感染及耐药性日趋严重[4],这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PA的耐药机制很复杂,研究发现,其主要是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膜屏障与主动外排而限制药物到达其作用靶位以及形成生物被膜等[5]。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铜绿假

6、单胞菌的细胞膜能产生富有黏附性的由糖蛋白构成的生物被膜,它可阻止和抑制白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及抗菌药物泵入生物被膜中杀灭病原菌,是造成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6]。同时病原菌还能从生物被膜中游离出来并繁殖,这可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经久不愈的原因之一[7]。本文分离到的24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22种抗生素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最低(0.0%),但国内暂无该药供应。其他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阿米卡星(10.7%)、左氧氟沙星(13.3)(与文献[2]报道一致,但与文献[3]报道不一致)、妥布霉素(17.1)、亚胺培南(19.0)和美洛培南

7、(19.7),这些药物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随着亚胺培南的长期使用,其耐药率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应以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或减少亚胺培南的使用频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十分突出,耐药率在90%以上的有氨苄西林/他唑巴坦(100.0%)和复方新诺明(98.4%),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都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可能与临床长期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相关。药敏结果显示PA对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