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

ID:1520015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100例慢性荨麻疹、皮炎、湿疹患者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mg,连续28d。结果: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达96.77%,皮炎、湿疹有效率达92.11%。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皮炎;湿疹;咪唑斯汀  我科受中国医师协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委托,自20050501~20050630,对咪唑斯汀治疗慢性

2、荨麻疹与皮炎、湿疹进行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采用随机抽样,共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慢性荨麻疹62例,男28例,女21例,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皮损的患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皮炎、湿疹。4  2治疗方法  按统一的治疗方案,即:①患者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mg,连续服用。②观察不少于28d,患者能密切配合者。③无服药的禁忌症或过敏者,无心肝肺肾等系统性疾病,及精神、神经疾病不宜观察者。④观察中无服用皮质类固醇和其他抗组胺药物。  3疗效观察  3.1

3、疗效标准根据疾病变化,慢性荨麻疹可分为痊愈(下降指数≥90%)、显效(下降指数<90%,≥60%)、有效(下降指数<60%≥20%)、无效(下降指数<20%);皮炎、湿疹则观察(1)瘙痒,(2)红斑、疹,(3)渗出、糜烂,(4)浸润或苔癣四个方面及症状前后变化0123,观察记录,结合D0,D7,D14,D28模拟标尺法评估。  按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总百分数。  3.2结果观察按治疗前(D)治疗第7天(D7)治疗第14天(D1

4、4)及治疗第28天(D28)观察。结果见表1~2。表1慢性荨麻疹治疗后7~28d疗效统计观察时间(略)表2皮炎、湿疹治疗后7~28d疗效统计观察时间(略)4  3.3不良反应大部分病人反应良好;有4例表现有嗜睡、乏力,但可坚持治疗;2例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  4讨论  4.1慢性荨麻疹是较常见的皮肤病,大多原因不明,治疗药物虽多,但多不易达到有效治疗。  4.2咪唑斯叮(皿治林)是一种新型抗过敏药物,其药理作用除选择性抑制组胺H1受体及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外,还具有抗炎症活性[1]。  4.3根据临床

5、观察治疗慢性荨麻疹。本药起效快、高效。大部分病人能持久;部分病人有依赖现象,停药后症状有复发。  4.4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有嗜睡及胃肠道反应,停药后症状均可消失。  4.5治疗皮炎、湿疹观察表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愈率及有效率都在不断提高,说明咪唑斯汀不仅有快速、强效的特点[2],而且还能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诱发的炎症反应,在过敏反应的后期起作用[3]。4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炎、湿疹,强效、持久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玲,梁成平,王恩平,等.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

6、疹起效时间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3):144145.  [2]顾文涛,穆华.咪唑斯叮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2121.  [3]顾有守.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其新成员咪唑斯汀[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40640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