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ID:15216546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_第1页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_第2页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_第3页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_第4页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构成因素、分娩时机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干预性早产因素构成、胎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分析与探讨。结果干预性早产最常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等。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干预性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产前检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关键词】干预性早产;因素构成;防治妊娠并发症  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者称早产。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体质量为1000~2499g,各器官发育尚不够成

2、熟[1]。早产可分为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1],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当孕妇和胎儿存在某些合并症或并发症时,又需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措施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而致的早产,即Meis[2]等于1995年提出的干预性早产。干预性早产也称医源性早产,为了解干预性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对干预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试验组收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干预性早产216例的完整资料。对照组随机抽取我院同期、同地区正常足月分娩

3、产妇216例。两组孕妇年龄均数相仿,凡孕28周后死胎、胎儿畸形引产者未列入统计中。    1.2方法对于有指征可能提前终止妊娠的病例在引产前或剖宫产前均行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1次/12h,共2d。对病情危急者,剖宫产前静脉推地塞米松10mg以促进胎肺成熟,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同时进行预防感染;抑制宫缩;营养治疗等。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性早产各相关因素构成,见表1。  2.2母体与胎儿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    注:两组间比较*P<0.

4、05,干预性早产的母体与胎儿并发症比正常足月妊娠的母体与胎儿并发症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干预性早产的指征6本研究216例干预性早产中前6位的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30~32孕周以后病情一般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先兆子痫和先兆心力衰竭,所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医源性早产发生率居高不下;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时终止妊娠是保护母儿安全的唯一选择;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保胎治疗是关键又棘手的问题。若过早终止妊娠,可引起围生儿死亡率上升,而长时间保胎

5、,继发感染可能导致不良的母婴预后。因此,对于先兆早产的孕妇,在临床应尽量保胎1~2周后再终止妊娠,以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3]。  早产儿常见合并症:早产儿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发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常见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征、肺出血、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炎、新生儿窒息等。  笔者认为在妊娠合并威胁孕妇健康和可能导致胎儿预后不良的内科疾病时,适时地终止妊娠对母儿是有利的。妊娠终止后,母体负担明显减轻,胎儿又能及时地脱离不利的环境;同时又有利于各种治疗措施的实施,各种合并症、并发症症状明显好转。所以如何把握本次妊

6、娠机会,尽可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显得尤为重要[3]。  3.2干预性早产治疗和终止方式本研究表明,早产儿的母亲妊娠时大多数伴有妊娠期贫血、低蛋白血症,所以笔者提出早产治疗方案主要有:应用对婴幼儿无明显损害的抗生素预防感染;许多研究表明,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仅能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能降低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应用硫酸镁、盐酸利托君等抑制宫缩外;应加用营养疗法。营养疗法主要是孕妇应用10%葡萄糖5006ml加用维生素C或能量合剂;孕妇口服氨基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硫酸亚铁、乐力、葡萄糖酸锌等及脂肪乳剂等营养疗法。通过脂肪和葡萄糖双能源方

7、式供热,热量能满足需要,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氮平衡,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4]。实施干预性早产分娩方式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慎重考虑。本组资料显示216例干预性早产患者,201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为93.1%),均获得了良好的母婴结局。本资料中干预性早产孕妇剖宫产率较高,其原因有三:①母亲由于有较严重的并发症,不宜经阴道分娩;②即使母亲的一般条件稳定,适合阴道分娩,但孕周小,宫颈条件差,难在短期内分娩;③早产儿,特别是体质量<1500g早产儿的血管脆性大,经阴道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