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ID:1531799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_第1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_第2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_第3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规范化育秧技术是实现水稻机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一)技术工艺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苗床播种(大田)(温室)封膜盖草揭膜炼苗秧苗管理温室立苗绿化炼苗(二)育秧前期准备1.床土准备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

2、。培育每亩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00㎏,集中堆闷。2.种子准备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双季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每亩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种子处理: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湿处理。机械播种的“破胸露白”即可,手工播种的芽长不超过2mm。3.苗床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约140cm,秧沟宽约25cm、深约15cm,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深约

3、25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三)播种为了确保规范化育秧质量,保证播种均匀、出苗整齐,宜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播种方法。1.工艺流程铺放育秧载体装床土洒水播种覆土2.确定播种期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参照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3.铺放载体育秧载体有软盘、硬盘和有孔地膜。根据不同水稻品种,每亩机插大田约需15~25张软(硬)盘。双膜育秧按每亩大田准备长5m左右、幅宽1.5m的有孔地膜,孔距一般为2×3cm,孔径2~3mm。根据不同育秧方式铺放不同载体。软(硬)盘紧密排放于苗床上。双膜育秧将打孔地膜

4、平铺于苗床上,四周用木条固定,以控制床土厚度。4.装床土在育秧载体上铺放床土,土层2cm左右,表面平整,并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5.播种规范化育秧需精量播种。根据品种和当地农艺要求,选择适宜的播种量,要求播种准确、均匀、不重不漏。双膜育秧由于要切块切边,用种量略高于盘育秧。6.覆土播种后要覆土,覆土厚度0.3~0.5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四)覆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搭拱棚或覆盖农膜后加盖稻草进行控温育秧。(五)秧苗管理1.立苗立苗期保温保湿,快出芽,出齐苗。一般温度控制在30℃,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

5、。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2.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揭膜炼苗。揭膜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盖膜护苗。3.水肥管理先湿后干,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4.病虫害防治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

6、保证秧苗纯度。(六)秧苗标准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