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ID:25714495

大小:77.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2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_第1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_第2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_第3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_第4页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

2、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

3、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置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4、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1、能规范栽培   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2、效率高且稳定   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有良好的液压仿形系统,田间作业稳定。3、灵活适用   插秧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

5、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二)机插秧优势1、高产稳产   根据我省2008-2010年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对比实验结果,机插秧比洗插秧相比平均亩增40kg。机插秧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宽行密株,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中后期阳光分布和成穗率提高;二是带土和立苗移栽,秧苗入泥浅,能早生快发,有利于增多有效穗;三是规格插秧,有利于农事操作,也减少了杂草滋生。2、作业效率高   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40~50亩,远

6、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定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季节保进度,省工节本增效。这样,社会效益也明显,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调运了农民种稻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有助标准化农业发展   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社会化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开辟了农村新职业,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三、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机插秧育苗是机插秧成功与高产的关键,机插秧播种密度大,秧苗个体空间有限,壮秧难,标准要求高。只能按照生产

7、要求,不失时机的培育足够壮秧。(一)机插秧壮秧标准1、个体标准   机插秧壮苗指标是:秧龄15~20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7公分,单株绿叶2.5叶、白根数10条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2、群体标准   插秧机秧块标准为58㎝×28㎝×2㎝,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不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盘育秧的填满盘即可,双膜育秧的在起秧时通过规格切块来保证,秧块厚度2~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杂交稻每cm2成苗1~2株,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

8、散,因此,在育秧期要注重根系的培育。(二)育秧方式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四种,即双膜泥浆育秧、软盘营养泥育秧、大棚育秧和铲秧育秧,目前我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