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

ID:1543247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_第1页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_第2页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_第3页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_第4页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T外包(Out-Sourcing)项目管理杂谈摘要:“IT国际化,向外走出去”在我国已经被提出好几年了,而“外包”被许多国内IT精英认定的“IT(软件)国际化”的跳板,随之而来的IT外包项目管理也就成了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宏观分析国内“外包”项目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国内“外包”项目的痛痒之所在,然后进一步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果针对目前的“外包”项目的特点,对不同的“外包”项目类型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关键字:外包,外包项目,外包项目管理,包工制,外包项目服务一、当前国内IT外包市场状况来自IDC的数据显示[1],2003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比上年增长了34.2%,首次超越3亿美元的数字关口

2、达到3.18亿美元,虽然目前外包市场占整个IT服务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0%,但是未来五年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可望达到44.2%以上,超出IT服务业平均增长率近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外包市场潜力巨大,不仅是规模大,而且稳定,利润空间也远较国内IT销售要丰厚的多。就那软件业来说,中国拥有巨大的软件时常,是世界公认的软件开发资源,Gartner研究公司预测,在2007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据去年的数据报告,各国发包量中美国发包量1100亿美元;日本发包量337亿美元;印度软件出口77亿美元;中国软件出口8亿美元。因此目前国内一些大的软件开发公司都在尝试做外包。

3、比如对日软件外包市场的“井喷式”发展,让我国企业欣喜若狂。对日软件外包,已悄然成为产业界的一种时尚。目前,国内软件公司所接的包多数是非核心模块的设计编码或只管编码或进行本地化等,另外还有一类包就是软件测试的包。前几年“软件测试包””是被捆绑在“本地化包”中进行,而现在,“软件测试包”被单独提出来来外包给中国的软件公司,而且由于软件测试是一项业务复杂也工作量极大的工作,在国内迅速发展且将来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二、国内企业IT外包项目的痛痒何在?如此广阔的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商机,国内的IT企业应该欣喜若狂,但是现实的烦恼总比意料中的要多些。即便是目前对日外包最成功的企业,也总是在美好的远景与自

4、身的虚弱感之间徘徊。一种发自生理和心理深处的多重“痒”感,正在撩拨整个产业的神经。现阶段中国的软件外包还处在初始阶段,有很多很弱的方面,比如软件外包运作不成熟,因为外语的约束太大而使沟通不畅,项目管理水平落后,缺乏软件测试的质量管理经验,不熟悉国外软件开发和测试的管理模式,软件开发体系化管理方面做得不好,由于企业规模小无法接大的包等等,是国内企业在接包过程中的痛痒之处。在所有这些痛痒之中,最让人痛的也是痛之源头是人才的短缺。中国软件企业要扩大规模,首先要克服人才瓶颈。可以说,人才的缺乏,是中国企业长不大的根本症结所在。编码人才固然缺乏,但更缺的还是中高端的设计人才以及管理人才。道理很简单,一

5、个管理人才可以带10个人的队伍,而10个管理人才则可以组建100人的“舰队”,因此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中国的软件企业只能拘泥于“包工制”,原因很简单,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上不去,无法承接固定价格的外包合同,即使接了不是质量不行就是时间拖延,或是因成本太高而使企业没有赢利甚至亏本。就拿软件测试的外包来说吧,软件测试包不同于软件本地化的包,软件测试更是一类灵活的抽象的不太好衡量的服务,而且其质量控制、安全保密、双方沟通等要求更高,所以,就目前国内软件的项目管理水平,很少有企业能把这种包用固定价格合同的形式接过来做成功。因此,目前很多公司接到的像微软、IBM、HP、NEC、东芝等这些大型国

6、际外企的包,都是以“包工制”的形式进行合作,即以实际工作日来付费。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软件测试外包项目的管理?既然清楚了中国企业IT外包项目有这么多的痛痒,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面队国外抛送过来的包呢?难道就就是长期以“包工制”形式一直做下去?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说企业分三个层次,高层次的企业拥有主动权,靠提供服务机会就能赚钱(如垄断性产品);中层次企业相对主动,靠提供服务手段和途径赚钱(如集成方案);低层次企业是被动,靠实现服务赚钱(如劳务)。三类企业境界不同,寿命也就不同。很显然,我们的“包工制”外包项目就是靠实现服务赚钱,如果长此以往,那么我们做的只是低层次的IT企业或软件企业,也许永远都是跟

7、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偶尔捡到点“事物”。毫无疑问,这种发展趋势,决不是中国企业、中国政府所希望发展趋势。不难明白,“包工制”利润是极低的,中国的软件企业谁也不愿意只拘泥于“包工制”的小圈内,谁也不想只选择“包工制”。中国的软件企业都希望把外包业务做大,做规范,都更愿意把外包看作走出国门的“初级战略”和向国际软件服务企业转化的契机。用刘积仁先生的话:“外包业务是软件企业锻炼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因此,“包工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