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ID:15432755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_第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_第2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_第3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一、基本概念1、城市绿地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

2、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3)互动性特征

3、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产品生产者。(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

4、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

5、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3)城市绿地可以减少暴雨带来的经济损失。(1)城市绿地系统对于减轻洪涝灾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城市绿地具有防火作用。(3)园林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递和冲击杀伤力。(4)城市绿地具有避震作用。1、提供休闲空间城市人居空间狭小,绿地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聚会、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绿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的场所。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1、从城市出发,综合规划无论总体与局部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统筹安排,作出内外协调、统

6、筹兼顾、全面合理的绿地规划。2、远近结合,便于实施根据城市的经济能力、施工条件、项目的轻重缓急,订出长远目标,做出近期安排,使规划能够逐步得到实施。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规划时应将园林绿地的环保、防灾、娱乐与审美、体育、教育等多种功能综合设计,安排成有机联系的整体。4、合理布局,均衡分布规划时应考虑四个结合: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构成有机的整体。四、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1、场所概况及现状分析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绿地现状与分析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

7、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2、规划总则包括规划编制的意义、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目标与策划指标。1、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指标。2、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4.1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1)系统整合,建构城乡融合的生态绿地网络

8、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2)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3)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是与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