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

ID:15499995

大小:2.09 M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08-03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_第1页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_第2页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_第3页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_第4页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蜱虫调查鉴定方法湖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疾病宿主媒介及蜱虫的分类鉴定和调查方法谭梁飞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消毒与病媒防制部Tel:027-87652006(O)13098892071Email:tanliangfei@sina.com一、概述蜱俗称狗豆子、草瘪子、草爬子、壁虱等,各地叫法不一蜱类具有以下3个特征,可和昆虫与螨类区别:1.体背腹扁平,表皮革质,分为假头和躯体2部分,不像昆虫分头、胸、腹三部分。2.幼蜱足3对,若蜱和成蜱足4对。3.口下板有若干行倒生的逆齿。特征蜱螨共性形态整个虫体分为颚体(又称假头)与躯体两部分。生活史

2、属于不完全变态,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有足三对,若虫、成虫均有足四对。区别点形态体型大小较大,肉眼可见很小,多数肉眼不可见体表革质,无或有短毛膜质,躯体有长毛口下板显露,有齿无或隐入,无齿生活史蜱类均营寄生生活,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吸血。螨类多营自生生活,仅少数为寄生性,除了永久性寄生的种类外,往往有多种食性。蜱的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知约1000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为硬蜱科,其次为软蜱科。我国蜱类已记载有120余种,其中硬蜱科有9属100余种,软蜱科有6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为硬蜱科,其次为软

3、蜱科,纳蜱科在我国没有分布。(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895种,包括软蜱科Argasidae189种、硬蜱科Ixodidae705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1种。(河北师范大学)目前中国已知蜱类117种,包括软蜱科13种(锐缘蜱属Argas7种、败蜱属Carios4种、钝缘蜱属Ornithodoros2种)、硬蜱科104种(硬蜱属Ixodes24种、花蜱属Amblyomma8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44种、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2种、璃眼蜱属Hya

4、lomma6种、革蜱属Dermacentor12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8种)。(河北师范大学)二、蜱的危害1.直接危害在蜱寄生过程中,可使动物感到不安、疼痛,并引起皮炎,大量寄生时常由于虫体吸食大量血液的同时分泌毒素,引起患畜贫血、消瘦、麻痹,幼畜发育受阻,产肉、毛、奶量大幅度下降,据报道,由蜱直接叮咬造成动物皮革经济价值可下降20%~30%。在蜱类种群的严重感染期,动物由于过度失血或对其他疾病的敏感性提高而大量死亡。同时蜱叮刺宿主皮肤时产生水肿、出血、胶原纤维溶解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急性炎症等反

5、应。某些种的雌蜱(如长角血蜱等)唾液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抑制肌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活动,造成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急性上行性的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一般反应典型的症状:最初反应是伤口中心有硬心,周围有红斑环,几天后这个症状有可能随着蜱的脱落而消失,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长久的丘疹或瘤状突起,并发痒,痒感可持续数个星期。蜱叮在皮肤上时一般无痒感:缓激肽抑制剂或组胺抑制剂,或其他的止痒机制。水肿、出血、急性炎症等反应其他反应蜱唾液分泌物、口器断片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和/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斑秃:个别

6、种类的蜱可产生此症状,可能是由于摘除方法不当导致蜱的唾液或肠容物进入伤口。过敏反应其他反应某些种的雌蜱唾液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引起“蜱瘫痪”。蜱瘫痪如果不是直接作用在与呼吸有关的神经上,蜱摘除后症状会慢慢消失,如果作用于与呼吸有关的神经上较长时间,使呼吸受到抑制,人会窒息而死幼蜱叮咬引起的反应一般吸食小型动物,偶尔吸食人血集中产卵大量幼蜱集中叮咬同一宿主,伤口较多,像湿疹对蜱叮咬反应的影响因素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和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年龄及蜱叮咬的时间长短等有关,概况起来如下:1.种类和龄期2.对蜱分泌物

7、的敏感性3.蜱抗原在皮肤中存在的时间4.是否有病原传播:莱姆病的游走性红斑5.局部免疫抑制环境引发的继发感染2.间接危害蜱是哺乳类、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的体表专性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能贮存和传播许多人、畜的病原生物。蜱能传播:病毒(如森林脑炎、出血热)立克次体(如Q热、蜱媒斑疹热、无形体病)原虫(如巴贝斯虫、泰勒虫)螺旋体(如莱姆病)细菌(如野兔热)它们通过在蛇类、鸟类和野生哺乳动物之间频繁地更换宿主,将病原体在动物间、动物和人间相互传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疾病的病原体在蜱体内不但能发育,而且在多数

8、情况下可以经卵、经变态期传代,甚至传递很多代。有的蜱还能在体内长期保存病原体,并能保持其感染能力。所以蜱类不仅是疾病传播媒介,而且它还能起到贮存宿主的作用。因此,蜱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吸血媒介中仅次于蚊类,排在第二位的极其重要的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传播媒介或贮藏宿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蜱体内检测到的病原体经蜱传播的疾病较多,已知蜱是83种病毒、14种细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