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

ID:15593077

大小:4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4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_第1页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_第2页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_第3页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_第4页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刑法学教学资料-保安处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安处分保安处分是近代刑法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刑罚作为犯罪的唯一法律后果的一元格局,因而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节保安处分概述保安处分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处分措施,其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因此,保安处分在犯罪预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保安处分的出现,标志着刑法对犯罪反应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一、保安处分的源流保安处分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罗马法中,就有关于在疯狂病发作状态下,杀害其生母的成年人应如何处分问题的讨论。因为疯狂病人缺乏受刑能力,对其适用刑罚难收威慑.效果,因而需要采取保护、治疗等监护措施,以保障社会安全。以防卫社会为目的

2、、有别于刑罚的监护措施,实际上初具现代保安处分制度之雏形。如果说古罗马法关于保安处分的内容只是只言片语,并且只在法学家的讨论中有所涉及,没有上升为法律,那么及至中世在法律中已经存在类似保安处分的明文规定,尽管这些规在当时的重刑氛围下是微不足道的。近代意义上的保安处分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克莱因(Klein)倡导的。克莱因将刑罚与保安处分作了区分:刑罚是在判决中据其种类和限度而准确规定的,其本质要求它包含对行为及行人的否定评价;而保安处分则仅仅是根据行为人的犯罪危险性确立的。刑罚和保安处分的法律根据都是国家利益;而科处这两种犯罪预防措

3、施是由负责的。克莱因认为,在刑罚之外,对行为者的犯罪危险性加以评量,其危险不属于恶害性质时,可科以保安处分。这里所谓不属于恶害性质,是指主观上缺乏罪过,难以予以伦理上的非难,如精神病人等。但同时克莱因还认为,对一定的犯罪者虽然适用了刑罚,但另附以保安处分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应把它看作是刑罚执行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克莱因实际上是把保安处分视为对刑罚的补充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把保安处分与刑罚联结起来。克莱因的思想在当时的《普鲁士法》中得到体现,18世纪末世纪初,刑法之不法后果体系(刑罚体系)是由纯报应刑罚、纯保安处分和保安刑罚组成

4、。其中,报应和威慑思想使之不能和矫正思想联系在一起,根据是否涉及不可矫正者或可矫正者来确定科处何种刑罚。这种保安处分制度当时受到报应刑论者的抨击。例如,费尔巴哈指出:市民刑法的刑罚与保安处分须严加区别,因而,刑事法官只能行使刑罚权而不能行使确定保安处分的权力,而且不容许以将要实施犯罪的危险为理由而适用保安刑。在当时报应主义与自由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之下,保安处分制度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让位于报应刑法。随着19世纪教育刑思想的兴起,保安处分制度再次受到重视,尤其是有关国际刑法会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保安处分制度的发展。国际刑

5、法及监狱会议于1846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以及此后召开的若干次会议中,就少年犯、累犯、精神障碍者、流浪者以及乞丐等的处置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除国际刑法与监狱会议以外,国际刑法学会与国际刑法统一会议也分别对保安处分作出了各种决议。国际刑法统一会议1928年在罗马召开的会议,对保安处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的决议中有关保安处分的条文达15个之多,它们就保安处分的若干中心问题,如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保安处分与缓刑的关系以及保安处分性质、渊源、效力等,均以条文的形式作了极为明确的规定。在有关国际会议的影响下,各国开始进行

6、保安处分的立法,把保安处分系统地规定在刑法典或刑法草案中,将其视为代替或补充刑罚的一种制度。在保安处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县在著名刑法学家斯托斯主持下制定的1893年瑞士刑法草案,通称斯托斯草案。这个草案将保安处分与刑罚并列规定在第二章之中,形成刑罚和保安处分的二元论体系。1893年斯托斯草案被认为是开创了世界保安处分的新纪元,对后来的刑事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继斯托斯草案之后,又有1921年的菲利草案.该草案的精神实质在于刑罚社会性的制裁化,完全否定传统刑罚的实质概念,将刑罚与保安处分融为一体,形成一元论的保安处分体系。此

7、后,各国纷纷在刑法中规定保安处分,保安处分成为风行一时的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尤其是1930年意大利刑法,它首次将保安处分作为一种正规的、系统的制度,在刑法典中正式确立下来,因而在保安处分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二、保安处分的功能保安处分是指以个别预防为目的,基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而采用的使之改善或者使之不能再犯的司法性处分措施。保安处分中的保安,具有社会防卫的意蕴,并不包含报应的内容。这里的处分,实际上是指处置,由于这种处置具有司法性,因而称为处分并无不可。保安处分具有以下两个功能:(一)预防功能保安处分不是对

8、已然之罪的报应,而是对未然之罪的预防,而且是一种个别预防。因此,保安处分具有明显的预防性。保安处分是对那些具有实施犯罪的可能性或再犯可能性的人采取的一种预先性防范措施,体现了社会防卫的思想。(二)矫正功能保安处分虽然具有强制性,母它不像刑罚那样具有伦理上的非难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