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

ID:15692923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_第1页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_第2页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_第3页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_第4页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零散片段的整合下看完了。静静地合上书想一想,这是一本多么及时的书呀,它犹如雪中送炭,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点亮了一盏明灯。虽然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工作前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真理。区新教师培训和我园教师业务学习时曾强调过,要变过去的教育目标为发展目标,变教师的主导性为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是具体到教育活动设计时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活动设计的案例分析,最大的收

2、获是自己教育观念上的一种转变,现在自己已经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及对孩子游戏、生活等内容的指导也会有一个新的转变。一、课程设计遵循理论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1)课程目标以幼儿为主体。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点,既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系统教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生成性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我园特色活动——-6-项目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制定表现性目标。它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3、。我们班刚刚进行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由于中班孩子对于情感的领悟还不是太深,所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延伸出项目活动就比较难。于是我们老师就把教室里的小阁楼分隔了一下,隔成了厨房客厅、宝宝房间和爸爸妈妈房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共同装扮。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有了差异,同时这个活动分成了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完成。在装扮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如何实施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而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只是起一个支持者、引导者的作用。在分工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爱好选择任务。在布置宝宝的房间时,姚雪嫣和言思涵比较细心,且动手能力较强,她们自己要求用踏踏米蒙柜子(踏踏米需要一

4、个一个拼起来);陆子涵是唯一的一个男孩子,他主动要求挂房顶上的灯;大宝和冯天晨则画画,装扮宝宝房间的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她们每个人的能力水平,给出稍高一点的指导要求。(2)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拓展其视野。平时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季节或节日等选择的教学内容。但到主题活动时,每个班选择的内容可能就不一样,这是因为各个班幼儿的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师对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要做一个价值判断和筛选。去年秋天,我们老师带孩子在幼儿园散步时,地上被秋风吹下的落叶引起了幼儿的好奇。抓住这个有价值的点,我们老师进行了讨论,决定进行树叶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选择是由孩子们自

5、发生成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孩子的。幼儿园里有很多种类的树,幼儿可以亲身观察、触摸、体验到。孩子们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地提问和探索及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树叶的结构及种类,还知道了树叶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利用树叶,制作了树叶拼贴画、树叶书签及树叶裙。(3)课程组织体现综合性原则。课程组织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后者包含对幼儿的分组、时间的安排、空间和设备的布局等。我班周二的课就是语言和美术,两节课就在不同的场地。为了减少时间的拖沓和幼儿过多地搬动椅子,我每次都要提前想好空间和电教设备的合理安排。第一节课下时就把下节课的位置安排好,四五六组坐后排,先搬椅子上位,然后再请一

6、二三组上位。这样幼儿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碰撞,入厕、喝完水后,就可以直接到下节课的活动地点。(4)课程实施是集体智慧实践的过程。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阻力,如教师自身的素质、实施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人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6-,但是,我园在课程实施这方面却有很好的合作氛围。在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同一轮的老师都会在一起相互交流和讨论课的上法。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上每节课之前,我们都会做一个前思考,即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想法,如需要变更的材料、增加的细致提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5)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存在的最

7、大问题就在于评价主体的局限性。课程评价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事情,处于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大多只是课程评价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课程评价的对象而被评价,很少有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的机会。但是我园却为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评价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在这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上完后,我都会在晚上将上午的课作一个活动评析或反思,将课堂上认为比较好的和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分析其原因,这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