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烽烟再起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

ID:1571725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_第1页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_第2页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_第3页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_第4页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大选烽烟再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台湾大选烽烟再起  台湾民进党领导人整个夏天都在就该党的大陆政策进行讨论和协商,试图在这一台湾政治的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些协商是在民进党最近重建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中展开的,代表了正试图建立并巩固对外及两岸关系信誉的该党政策的重大转折。在2012年竞选失败之前,民进党一直更加专注于内部事务,对两岸关系持兼容并蓄的“大帐篷”政策,其领导人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应对大陆问题。然而,党内高层认为,正是这一策略导致自己输掉了大选。为了重新夺回权力,民进党必须将自己展现为能够沉着应对两岸关系和对美关系的统一政党。  要实现这一目标,民进党需要做好各主要派别领导人和2016年选举的潜在候选人之间

2、的沟通工作,协调他们之间的差异。为了在党内建立共识,形成在2014和2016年的选举中具有说服力的大陆策略,民进党赋予了“中国事务委员会”重新制订对大陆政策的任务。迄今为止,这一委员会分别于5月9日和7月11日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并于7月7日、7月25日、8月15日和8月29日召开了四次扩大会议。“中国事务委员会”为民进党党员交流想法、进行磋商提供了媒介,而终极目标就是就民进党的对大陆政策达成一致意见。在开场致辞中,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强调,“我们需要做的是捍卫台湾的核心价值,为台湾获取最大的利益。我们必须就未来的两岸关系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这些目标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台湾岛内政治和

3、两岸关系的范畴。尽管现在就预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会议将产生何种成果还为时尚早,但民进党新出炉的大陆政策势必将成为影响台湾2016年选举的重要变量,并且会对更为广阔的国际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华盛顿曾褒奖马英九的对大陆缓和政策,欢迎他对前任陈水扁那挑衅性的行为作出改变,因为陈水扁的政策会使美国面临卷入台海冲突的危险。如果“中国事务委员会”制订的政策被认为会有损当下两岸关系的积极态势,华盛顿的官员们将陷入困境:要么向民进党发出警告,要么背负上局势紧张的台湾海峡这一负担,坐视台湾问题再度成为困扰中美关系的难题。  “台湾共识”VS“九二共识”  包括中常委在内的部分民进党党内人士相信,

4、该党未能赢得2012年大选的原因至少部分要归咎于当时的党主席蔡英文的大陆政策,她未能说服选民相信民进党有能力维护稳定的两岸关系。蔡英文曾努力争取达成“台湾共识”,其目标在于以民主进程为基础,反映多数选民的观点。马英九及国民党迅速地对“台湾共识”提出了批评,指责这是模糊的,缺乏实质内容,同时表示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拒绝将可能导致不确定性,并将危及台湾海峡“脆弱”的和平局势。  然而,模棱两可的大陆政策正是蔡英文有意为之。她希望给自己创造更加灵活地处理与北京关系的空间,并希望将选举的焦点从两岸关系问题转移到更为地方性的问题上来。蔡英文的意图与民进党是相一致的,即在2011年8月公布的

5、十年政策纲要中避免提及“九二共识”。在讨论和演说中,她对这一话题闪烁其词,只在直接遭遇提问时才会重申民进党对于“九二共识”的立场。长期以来,民进党一直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声称这一“共识”是无效的,因为这一名称是由国民党立法委员苏起于汪辜会谈八年之后才提出;而且,对于“一个中国”这一表述具体有何含义也没有达成共识;此外,被认为孕育了这一共识的两岸会谈是在两个政党之间展开的,并没有广泛地反映台湾人民的民意。  与之相反,民进党寻求的是一项替代性的政策,即证明该党凭借自身力量维护两岸关系的能力。不过,尽管目前的两岸关系看上去相当缓和,但选民们依然对将来可能的危机忧心忡忡。民进党于选举

6、之后进行的一次评估表明,选民对于蔡英文的大陆政策缺乏信心,并怀疑马英九治下两岸的经济增长在民进党治理下是否还能得以延续。  争论中的大陆政策  在确认是模棱两可的大陆政策导致自己在选举中失利之后,新上任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于2012年夏重新设立了党内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以此来制订新的清晰的大陆政策。“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果有可能成为民进党的官方立场。显然,在蔡英文失利之后,只有更加明确的大陆政策才能获得选民的充分支持。这一举动还有利于增强2014年选举中民进党在安保问题上的信誉。  “中国事务委员会”讨论的基础是民进党公开表述的核心价值观:“台湾是以‘中华民国’为名的‘主权国家’,

7、主权即台湾海峡的现状,在任何现状改变之前进行民主公投是允许的。”民进党在1998年的会议上提出了上述几条,并在2001年将其加入了民进党的竞选纲领。然而,民进党试图摆脱这些原则,建立一项全新的、具有适应性的、灵活的、与台湾未来的利益相符的政策,令公众在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之外拥有可行的备选项。但是,民进党各个层次的委员却无法就这一政策应该是什么达成一致。  2012年11月时,这一僵局变得再明显不过了。当时,民进党正在筹划组建“中国事务委员会”。在筹划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