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

ID:15790086

大小:6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5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_第1页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_第2页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_第3页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_第4页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费安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1982年3月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0条中出现了“不动产”的表达,[1]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首次在中央立法机构颁布的法律中对不动产作出的规定。  尽管在民国时期“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已经是当时社会人们耳熟能详的法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尽管在1950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对外侨不动产之继承及遗赠问题应怎样处理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了对外侨继承不动产的规则,即:“外侨死后,其不动产之继承及遗赠问题应分为房屋及土地二部分办理

2、⋯⋯”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尽管在1986年的《民法通则》中也确认了不动产与动产的划分;尽管在我国于20世纪下半叶参加的国际公约和与其他国家缔结的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有323个公约和协定明确将不动产作为权利的客体加以规定,其中也包括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参加的国际公约;尽管在199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92条中,对“动产”与“不动产”分别作出了解释: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而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依然在立法上采取了粗线条的处理,对“动产”与“

3、不动产”的解释均属于框架性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动产的确认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为从立法上加以细化和规范化提供一定可资参考的建议。在本文中,对“物”与“财产”两个术语采纳通说,即“财产”是指可以被主体支配并产生利益之有体或无体之客观对象。物被包括在财产之中。  一、  罗马法中对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在帝国时期罗马皇帝的谕令中不断出现,动产和不动产的明确区分不仅出现在人们可以享有所有权的物中,而且也存在于人们不可以享有所有权的物中。[2]如果从动产与不动产并行出现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而言,在体现着罗马社会古典法精髓的《十二表法》中,尚未出现不动产与动产的明确划分,而仅仅用“土地(包

4、括房屋)”和“土地之外其他物品”的表达来表明土地、房屋与其他物有着明显的性质不同。[3]但是,这一表达在乌尔比安、莫德斯汀、马切尔等法学家的不断研究和阐释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乌尔比安在其作品阐述中,有时使用“土地(deiectus”)[4]这个词以借助土地的特性来表达不可移动之物的含义,有时又直接以“不可移动之物(resmobilesnonpertinere)”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5]来表达包括土地与房屋在内的更为宽泛的不可移动之物。而莫德斯汀则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更为概括、科学的表达形式,即“动产”与“不动产”。在其作品《论

5、区别》中,莫德斯汀指出:“被指派对全部财产进行管理的监护人,没有权利人的特别指派,不得转让物的所有权,无论是动产或不动产(mobilesvelimmobiles)⋯⋯。”[6]显然,在罗马社会中,对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是一个渐进过程,人们由最初对土地、房屋等不可移动之物的直观感觉渐进到抽象出“不动产”这样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术语。这一概括过程伴随着人们对土地、房屋与那些可移动物不同特性的分析和相关法律制度如取得时效等制度设计的需要而渐进发展。  第一,就动产与不动产之间不同特性而言,根据罗马法原始文献所载信息,罗马人至少已经关注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否可移动性。从罗马人由最

6、初对土地、房屋等不可移动之物和对金钱、衣服等可移动之物的直观描述到抽象出“动产”和“不动产”的颇具抽象性的术语这一演进过程,我们发现罗马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将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定位在是否可以移动上。所谓可移动性是指物可以自由移动且不会损害物本身。因此,也有学者从拉丁文中直译“可动物”与“不可动物”。罗马人对是否“可移动性”的关注,构成了罗马人划分“动产”与“不动产”的基本判断标准。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其次,不动产的整体性。罗马人通过其观察,在法律规则中揭示出了不动产的整体性。所谓不动产的整体性是指不动产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有土地且还

7、有在其上存在着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附着物,例如嵌于土地中长久存在的房屋、沟渠等,嵌于土地中短期存在的树木、庄稼等,以及附着于不可移动之物上的虽看不见但是可以直接感觉到的权益如所有权、用益权等。就所有权、用益权而言,虽然在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将权利转移给他人,但是,这些权利的存在由于与土地不可分离,因此,它们与土地所形成的整体性依然不会因发生权利转移而受损,这就是权利的回归性得以存在的基本原因。对此,罗马人有自己的见解,即罗马人认为人们对土地的关注实质上是对土地权利的关注,尤里安曾经说过:“没有人怀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