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ID:15844950

大小: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_第1页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_第2页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_第3页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_第4页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陈代谢与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学科:生物授课年级:高二授课人:高兰授课内容: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城代谢与酶指导老师:罗泰昌老师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准确描述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2、学生阐明酶的发现过程、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举例说明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力目标: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2、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

2、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PPT板书设计: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和酶一、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二、酶:(一)酶的发现:1、1773年,斯帕兰札尼,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2、1836年,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3、926年,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4、20世纪3

3、0年代,许多科学家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5、20世纪80年代以来,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二)酶的概念: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注:产生:活细胞功能:催化本质:蛋白质或则RNA72、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三、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底物浓度(二)酶的浓度(三)温度(四)pH教学进程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提问:把种子播种在土里,它会长出植物,我们误食李子的种子,一段时间后,李子的种子还在我们身体内吗?

4、我们为什么没有长成李子树呢?小结:不存在了,种子进入胃后,在胃液的作用下,种子在我们的胃里发生了很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被消化掉,而这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我们把它叫做新陈代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板书)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在脑海中再出现生活片段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的提问。通过联系生活,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酶的发现史(板书)讲述:1、18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认识酶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斯帕兰札尼的试验,从而认识到胃具有消化功能。2、1836年,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

5、白质的物质。(后人才发现这种物质是胃蛋白酶)。3、1926年,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4、20世纪30年代,许多科学家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5、20世纪80年代以来,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提问:酶都是蛋白质吗?并做一定的说明。小结: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设计试验,通过认真听讲,能阐述酶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对酶的研究过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能阐述清楚。71983年Atman和Pace分别报导了在RNA前体加工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的。如果除去蛋

6、白质部分,并提高镁离子的浓度,则留下的RNA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是说明RNA具有酶活性的第一例证。三、酶的概念及特性(板书)一)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板书)1、产生:活细胞2、功能:催化3、化学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二)酶的特性:(板书)1、高效性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要求:学生看书、观看flash并填写表格。提问:1)该实验的出什么结论?2)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用试管1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7、3)两支试管的唯一区别是催化剂不同,如果两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可不可以?小结:本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指出了设计实验的三大原则:1)对照原则2)单一变量原则3)等量原则2、专一性(板书)提问:“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同属糖类,唾液淀粉酶能否消化水解这两种物质?”实验原理:淀粉在酶的作用些可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蔗糖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回答提问。深入理解酶的概念。学生认真听讲、看书,并且积极思考、探究酶的高效性,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

8、学生的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学生学以致用,思考、讨论完成设计,积极起来叙述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生师共同完成,活跃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