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

ID:15873996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_第1页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_第2页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_第3页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_第4页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鱼白斑病和白点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室甲鱼白点病与白斑病的防治方法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作者:中国水产养殖网2014-07-1712:16:00白点病、白斑病是甲鱼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尤其以养殖时间在60天以下的小甲鱼最为严重,且传染快、死亡率高。白点病、白斑病两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颇为相似,但其病原菌却截然不同,白点病的病原菌属于细菌类,而白斑病则为真菌类,因此应仔细辨别,避免错误用药。当前正值新一轮甲鱼投苗高峰期,有必要对甲鱼白点病、白斑病的防治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为此我司技术部采访了浙江地区温室甲鱼病害治疗专家,对这两种常见病害做了专项了解。一、症状白点病:全身均可分布,呈白

2、点状,白点如绿豆大小,以腹部最多,病灶略向外突出,用手挑压可将白点去除,留下一小眼。白斑病:甲鱼身体各部位皮肤上都有寄生,主要分布在背部,呈不规则斑块状,每块面积0.5~1.0平方厘米,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甚至出血,病甲鱼食欲减少,爱在料台上停留。将发病甲鱼置入水盆中,使水淹没甲鱼身体,可见甲鱼背部有一块块白斑,用手擦拭无影响。二、病原白点病:多为产气单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白斑病:病原为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三、发病原因白点病:此病发生、流行与稚甲鱼体娇嫩、皮肤易受机械损伤以及温室的养殖环境有关。温室水温一般控制在27

3、℃~32℃,恰为白点病发病的最适温度;此外,温室养殖中大多采用锅炉加温,由于空中的雾气过浓,削弱了光照强度,为病原体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再加上换水频繁、水温不稳定,更易引发白点病。白斑病:甲鱼苗进池前不慎受伤、鱼体消毒不严、放养密度过大等,都易造成病原体对甲鱼体的感染。此外,水温偏低、甲鱼池控温差大、池水清瘦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四、预防措施白点病:①清塘、消毒工作到位;②适宜的放养密度;③pH值保持在7.0~8.0,溶氧保持每升水3毫克以上;④甲鱼苗做好药浴消毒工作;⑤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白斑病:①清塘、消毒工作到位;②细心操作,不使甲鱼体受伤,

4、放苗时做好药浴消毒工作;③培肥水质,尤其在新池新水中,霉菌有迅速繁殖的倾向,因此要调节好水质;④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有促进此病发展的作用;⑤pH值保持在7.0~8.0。五、参考治疗方案白点病:若发病情况较严重,则外泼“强力霉素”每立方水2~3克,隔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若病情轻微,则外泼“盐酸土霉素”每立方水8~10克,隔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白斑病:中药“五倍子”不但有收敛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杀灭真菌能力,对治疗白斑病有一定的效果。可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后,连渣汁一起全池泼洒,如果水质清瘦,可每立方水体使用“五倍子”30~40克;如果水质

5、较混,每立方水体使用“五倍子”20克即可。假如使用“五倍子”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则可考虑再泼洒“戊二醛”进行治疗(每立方水体使用“戊二醛”4克左右)。有时甲鱼爆发白斑病的同时,会伴随着白点病的发生,此时除了使用上述的治疗方法外,后续还应往养殖水体中加泼“盐酸土霉素”或“强力霉素”,以杀灭白点病的病原菌。六、注意事项在未对病症确诊之前,切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白斑病症误用抗生素会直接导致甲鱼大批量死亡;如果是白点病症而未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根本无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治疗措施延误造成病情恶化。在养殖检测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个简易的辨别方法:将发病甲鱼放置于

6、装有清水的白瓷碗中,在充足的光线下认真辨别。白斑病一般是白色物附着在甲鱼体表,成毛绒状,相对较平整;而白点病症则有明显的凸起,有的会在周边有红色发炎症状。甲鱼白点病白斑病的区分与防治技术出处:水产前沿作者:不详中国水产养殖网2013-09-2114:17:00    甲鱼白点病与白斑病多发生在幼鳖阶段,症状颇为相似,养殖者往往难以辨别,但两者还是可以从暴发时的温度、病原等方面进行区别,以便及时对症下药。    白点病、白斑病是较为常见的甲鱼病害,两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颇有相似,但其病原菌却截然不同,白点病的病原菌属于细菌类,而白斑病则为真菌类。在养鳖生产过

7、程中,有些养殖者对白点病、白斑病辨别不清,在鳖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盲目、滥用药物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鳖病的防治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我公司在甲鱼养殖病害治疗方面的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上述鳖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    1、症状    白点病:在小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粟米、绿豆大小的白色斑点,以腹部最多,病灶略向外突出,用手挑压可将白点去除,留下一小眼。 白斑病:鳖身体各部位皮肤上都有寄生,主要分布在背部,呈不规则斑块状,无脓、无水,每块面积0.5~1.0平方厘米,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脱落、溃疡。病鳖裙

8、边变软、变薄,无弹性,食欲减少,爱在料台上停留。将发病甲鱼置入水盆中,使水淹没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