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海水白点病

论述海水白点病

ID:21715325

大小:6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4

论述海水白点病_第1页
论述海水白点病_第2页
论述海水白点病_第3页
论述海水白点病_第4页
论述海水白点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述海水白点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述海水鱼白点病第一章第一章(转述许信德先生多年养殖经验)引言海水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向来被认定是侵袭海水鱼类中,破坏力最强的寄生虫之一,其高感染力长期以来,造成不论是观赏鱼类或食用鱼类的死亡以及饲主的经济损失。尤其水族箱中属于封闭环境,更是提供了白点虫一个绝佳的繁殖环境。在这个封闭系统中,预估白点虫每6至8天,其数量便可繁殖近10倍之多。尽管我们对于此寄生虫已有相当了解,事实上白点虫目前仍是对于饲养硬骨海水鱼类健康方面的最大威胁之一。此原因有部份便是由于许多海水鱼玩家及销售业者,长期以来对于白点虫

2、的生命周期、传染模式及治疗方式所传递的资讯,事实上并不正确(虽然不是有意的)。本文共分为五篇,目的便在详述白点虫的各方面资讯,希望能藉此导正那些原本错误的认知。什麼是海水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Cryptocaryonirritans一般被海水鱼业者称为“ICH”或是“白点”,它是一种发现在热带与温带海洋硬骨鱼类身上,附有纤毛的原生寄生虫。此病原体系海水鱼类之专性寄生虫,亦即因其乃依靠鱼类取得食物来源,必须依附在鱼类身上才能成长,因此在其寄生阶段,若是无法依附于宿主,此寄生虫将只能存活一至二日。歷史典

3、故1937年,日本人Sikama首次提出关于海水白点虫的报告,起因于这种被称为纤毛寄生体的白点虫,感染了东京帝国大学水產学会水族箱中的45种鱼类。在此之前,此类寄生虫的感染行为仅止于在公立或私人的开放水族馆中观察的到。自此以后,海水白点虫的问题,便开始在海洋生物养殖上逐渐受到重视。海水白点虫与淡水白点虫有许多相近之处,但事实上他们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分类的寄生虫。近期发展广泛的系统分析以及分子诊断方法被使用于海水白点虫的重新归类。近来此原生体外寄生虫被建议应归入Prostomatea「纲」中的Prorodontida「目」,且另新

4、增一「科」Cryptocaryonidae做為归类。研究团体近来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新证据,显示出海水白点虫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他们尝试将白点虫置于数种具有生存压迫的环境中,迫使白点虫必须不断的适应新环境及变化,实验结果却因而產生数个新的品种出来,同时白点虫也在一些新的地区被发现,这些地区的水温仅有12~16℃,较先前报告中的温度為低,在过去,白点虫被认为并无法生存于19℃以下的环境中。而在台湾属於低盐的环境中,也发现了高度变异的品种已在大量繁殖。由上述新发现我们得知,海水白点虫事实上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水温及不同盐度中都能生存

5、,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新的策略和治疗法来控制它。迷思与误解海水玩家普遍存有相同的误解,以为只有健康状况较差的鱼只才容易被白点虫感染。当然,在受到压迫的环境下,鱼只的免疫功能会降低,使得鱼只在感染后,无法產生所需的免疫力。然而压迫的环境或是鱼只健康情形不佳,并非是否会感染白点病的必要因素,即使是健康的鱼只在未受压迫的情形下,若是暴露在白点虫的环境中,仍然很容易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实验中,「紧迫」并非鱼只是否会感染白点病的因素之一。另一个在海水玩家中普遍存在的误解是认为白点虫在每一个鱼缸中或多或少一定会有,其实他们是误将白点虫

6、视为与缸中普遍存在的细菌或病原体同类,因而假设这些原本已存在的白点虫,在缸子状况不好时(如水质不好或是喂食污染)便会爆发在鱼只身上。抱持这种看法的人通常都忽视了新鱼只在入缸前检疫的重要性,白点病必须由外来鱼只引进,否则无法在鱼缸中发生。一般说来,白点病是藉由已被感染的鱼只所带入的,未针对新进鱼只进行检疫,将大大提高传染的可能性。而由于缸中一般还有活石或软体生物,一旦白点病爆发后将更难处理。Dr.HarryW.Dickerson在1994年夏季版的Seascope杂志中,针对海水白点虫做了以下论述:「要挽救缸中生物,实际上必须完全

7、消灭所有的寄生虫,治疗才能產生效果」,「根除海水缸或养殖场白点虫的难题来自於其生命周期的复杂性,特别是有些白点虫在分裂体,以及非同步脱离孢囊具传染性的掠食体阶段的潜伏期极长」,但透过有效的治疗与适当的程序,白点病仍可从鱼缸及鱼只身上完全消除。海水白点虫属於专性寄身虫的一种,亦即在找不到宿主的情形下,它便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在营养体阶段)。考虑到白点虫在分裂体阶段需要3到28天孵化,因此建议将鱼只清空30天到6周的时间,使缸中找不到宿主,便能将白点虫从缸中完全消灭。并将移至治疗缸的鱼只施以有效的治疗(如使用低比重疗法或下铜药),以

8、消灭鱼只身上的白点,可将其治愈。哪些鱼容易被感染?海水白点虫并无特定的宿主选择性,这表示了只要暴露在有白点虫的环境中,任何种类的鱼只都可能会被感染,甚至原本并非海水鱼类亦同,海水化的黑茉莉鱼就曾被用来作为试验品,以了解海水白点虫是否需要特定宿主。此外,在鱼缸或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