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

ID:16177024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_第2页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_第3页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_第4页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交易聚集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市场一一药品市场。通过分析药品市场诸要素的特有属性和相互关系可以发现:除医疗体制弊端和制度因素以外,在药品市场内部诸要素中也存在一些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内在因素。市场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现代商品市场一般是由卖者、买者或介于二者之间的商业中介组成的,三者之间是典型的商品买卖关系。而药品市场大多与医疗服务市场相结合,因而市场参与主体共有四个要素:患者(药品买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供方)、医疗机构及其医生(买卖中介方)与药品费用支付

2、者。显然,药品市场多出了一个药品费用支付者,并且,作为买卖中介方的医疗机构及其医生也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商业中介的特殊属性。    1、品费用支付者。在农村和部分城镇,居民大多是自费治疗,药品费用支付者与患者合二为一,市场参与主体也就简化为三个主体。但在大部分城镇,二者在目前仍是分离的。药费支付者在目前主要仍为国家财政、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将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或商业保险机构来承担,患者支付的比例则较小。患者与药费支付者的分离对药品市场的变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过去的公费医疗体制下,药费支付缺乏对药费开支的硬

3、约束,使得患者药品消费存在较大的浪费,如患者要求医生开进口药和高价药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药品市场的超常规扩张和发展。近年来,药品企业的重复建设,药品供给总量上的供大于求,都与药费支付者的角色转化滞后、药费支会者与患者的过度分离息息相关。    2、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在药品市场中,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医院处于药品市场供求关系中的垄断地位,医生对药品消费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药品对专业知识的特殊要求,使患者对其知之甚少,并主要依靠医嘱进行医疗,所以患者对医生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医

4、生在医疗服务中便利用其信息掌握上的绝对优势剥夺了患者对药品品种和数量的选择权,医生对药品的需求自然也就替代了患难与者对药品的需求。这样,医生既决定药品的需求,又决定药品的供给,即医生具有替代需求与替代供给的双重属性:对患者来说,医生通过为其提供诊断、处方和治疗等服务并代表医院提供药品的供给;对药品企业来说,医生又代表患者向其提出药品品种、数量及其质量等需求。    正是由于医生的这种双重属性,往往使得医生成为决定药品市场供求均衡点的关键因素,这显然是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的,因为市场均衡点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在这里,市场机制

5、别是价格机制对药品的供求调节就完全失灵,即药品价格越高,医生所得回扣越多,医生对药品的需求越大;反过来,医生对患者的药品供给越多,则药品需求越大,这更是与供求原理格格不入。    引发药价失控的直接原因:药品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商品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药品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也不例外。从药品市场的需求方(患者)来看,近年来我国公费福利医疗制度改革对药品需求的影响较大。福利医疗改革以保险形式取代了过去的公费劳保形式,从而明确了单位个人在医疗支出方面的各自责任,使得个人支出在医疗费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在一

6、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的个人需求,使药品需求在总体上大大下降。    从药品的供方考虑,药品市场存在两个供给主体:一是真正意义上的供给主体一一药品企业;二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医院。从药品企业的供给来看,药品企业重复建设、供给过乘的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的药品生产厂家从1981年的1833家发展到目前的9000多家,全国光生产青霉素、氯氟沙星的企业就有70余家;药品批发企业也从80年代的2000家发展到了现在的1.7万家。面对有限的市场份额,药品企业为将自己的药品挤入医院的药房,必然不惜“千金万银”而大肆进行药品的推销活动。在医院掌握8

7、0%以上零售额的条件下,对医院开出的回扣比例越大,医院购买药品的积极性就越高,药品企业的市场竟争力也就越强。药品企业的这些推销活动,必然会增加其销售成本,而这些上升的成本负担又会被分摊到药价上,并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最终使得药价上升失控。    从医院的供给来看,由于医药分家尚不彻底,医院特殊的双重身份定了医院在药品流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垄断地位。一方面,福利医疗定点制使福利医疗市场成为最大的零售市场。因为福利医疗定点制规定福利医疗享有者必须在指定的医院看病买药,而福利医疗的享有者又是我国药品的主要消费者,这就在制度上为医院操纵

8、药品价格提供了可能性,而医院只须遵循国家的最高零售限价政策即可。医院可以大进高价药,开大处方,同时向厂家大幅压价,以谋求高额的利润回扣,于是厂家只有提高药价才能进入医院药房。另一方面,由于医药消费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内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