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

ID:1634239

大小:10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2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_第1页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_第2页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_第3页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_第4页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讨论稿)根据温州大学《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行政〔2009〕97号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一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贯彻和执行学校校内津贴分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执行校院两级分配,建立符合我院特点的分配制度,促进学院事业发展。(二)按照“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院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校内津贴双轨运行的

2、分配制度。(三)按照“责酬一致”的原则,坚持严格考核、强化激励原则。凡本院在岗教职工,须服从院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院、各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方可享受本条例的分配和奖励政策。第二条岗位设置和津贴分配原则(一)岗位设置及津贴标准岗位级别年津贴标准年岗位津贴年教学或绩效津贴育人及学院建设教学科研系列一级岗77402710二级岗6732278三级岗6026.4276.6四级岗5623.2275.8五级岗4720.8215.2六级岗4418.4214.6七级岗4216.

3、8214.2八级岗3314.4153.6九级岗3112.8153.2十级岗249.6122.411十一级岗228122党政管理系列四级岗51.823.222.85.8五级岗44.618.421.64.6六级岗35.414.417.43.6七级岗3112.8153.2八级岗249.6122.4九级岗21.28.810.22.2十级岗18.488.42教辅系列一级岗52.221.625.25.4二级岗4216.8214.2三级岗32.212.816.23.2四级岗23.49.611.42.4五级岗1

4、8.488.42(二)发放办法1、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含特岗津贴),绩效津贴(教学科研系的绩效津贴包括教学津贴和育人及学院建设津贴),其他(专项奖励、福利和学习活动费等)五部分组成。其中档案工资由学校统一发放(科研奖励由学校统一直接发放)。2、本办法津贴发放标准暂定为每单位1千元,以后视学院财力每年核定一次,视学院财力情况上下浮动。3、该办法以每学年工作量暂定为300课时计算。学时按教师实际授课学时计算。第三条岗位津贴一、岗位津贴发放学院根据工作需要定编定岗,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开展

5、年度考核。从教学、科研、育人及学院建设和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对教职工进行年度量化考核。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学辅助等工作人员进行考核。11岗位津贴按12月/年发放,原则上每学期分二次发放,每学期末结算。二、岗位津贴的停发与扣发1、教职工考勤与请假按学校的有关文件执行。2、教职工因病假、事假和旷工未全勤者,扣发津贴根据行政2009【97】《关于印发<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的通知》的第七部分中的第七条标准执行。3、教职工进修津贴参照学校最新文件执行。4、其它(1)学院根据学校教学任务分配教学任

6、务,教师应服从学院教学任务安排。根据学院教学任务实际,学院暂定以140课时/学期安排分配本专科课程教学任务。(2)教师无正当理由(需书面证明材料)拒绝接受学院分配的教学任务,或因个人原因或因教学能力等问题(根据学校教学评估中心或学院教学委员会意见)不能完成学院暂定教学工作量,岗位津贴按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比例计算发放。以学期为单位计算、学年核算。(3)教师调、停课按学校教务处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急临时不能上课者,应向分管院长口头请假,并在事后补办调课手续。凡自行调课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4)教师除

7、因公或法定请假外的调课,一次调课超出8节,扣当月岗位津贴的1/4;一次调课超出一周或12节(含12节),扣当月全部岗位津贴;一学期累计调课超出18节(含18节),扣一个月岗位津贴和当学期全勤奖。(5)凡学校及学院要求老师提交的材料(如院发的一些表格填写、出试卷、交考试成绩等等),明确提交时间期限的应按时递交。逾期未交者,院办以手机短信提醒1次,仍不交者,将在学院网站中予以通报。第四条绩效津贴一、教学科研岗位1、教学工作量⑴11、课程教学工作包含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选编教学补充材料和练

8、习册、命题与监考、改卷、评定成绩、指导实验、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实习等环节教学工作。⑵、各类课程教学工作量(当量课时)计算办法如下:D=D1+D2+D3+D4①、各类理论课当量课时D1包含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选编教学补充材料和练习册、命题、改卷、评定成绩、登录成绩等。D1的计算公式:D1=N*J*S其中:N为课程系数:视听说、一、二年级课程和二外课程为1.0,;三、四年级课程为1.1;网络教学试点班级课程系数和常规网络教学班级课程系数执行学校有关文件;J为该课程实际教学课时数(由任课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