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582501

大小:115.4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3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熟稔(rěn)央浼(měi)付梓(zǐ)怏怏不乐(yāng)B.糍粑(chí)逋慢(bū)岑寂(chén)不落言筌(quán)C.窸窣(sū)诨名(hún)蕴藉(jiè)逸兴遄飞(chuán)D.优渥(wò)氽水(tǔn) 簪笏(hù)门衰祚薄(z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疏朗洗炼玩索轻鸢剪掠B.怂恿寒砧赉发穷边涯际C.蓬蒿尺牍殒首套语滥调D.箭镞    啰嗦希冀淄铢必较  3.依次填入下列各

2、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木叶”之与“树叶”,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A.虽然旗鼓相当判若鸿沟B.不过相去无几一字千里C.虽然相去无几判若鸿沟D.不过旗鼓相当一字千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B.即便车子是在保修期内,但是很多车主在碰到问题之后,还是不敢轻易把车开到4S店进行维修。究其原因,是有小毛病也要大维

3、修、乱开“处方单”等原因。C.从致力于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方面看,应该说“公共自行车”项目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但由于这项本应充满浓厚公益色彩的民生工程,却由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紊乱,而导致“瘫痪”:站点疏于管理、租车系统无法使用、自行车也是“缺胳膊少腿”。。D.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卫报》根据“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提供的大量机密文件所做的监控事件报道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社会引发了激烈讨论,并促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限制政府监听权限。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

4、头。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B.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后人称他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还写过以《饮酒》《杂诗》《读山海经》为代表的咏怀诗,抒发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C.“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一句是后人对一代枭雄吕布之死的感叹。在陷入曹军的围困后,他听从妻子严氏和貂蝉的话,未采纳陈宫主动出击、截断曹军粮道的建议,最后被曹军破城生擒。白门楼上,曹操拒绝了刘备免吕布一死的请求,下令处死吕布。吕布临死都未领会刘备一片好意,大骂刘备

5、“大耳儿”忘恩负义。14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凄美的爱情小说。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天保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李军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度,总体而言,古代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次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在以小农经济为生产基础的古代社会,灾害的破坏显而易见。如何救济灾荒,迅速恢复生产是历朝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救灾制度

6、体系。救灾制度的形成历史久远,早在农业起源之时业已出现。《周礼•地官》中明确地将其划分为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除盗贼等十二种类型,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后世荒政的格局,历朝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逐渐建立了诸如钱粮赈济、赋税蠲免、移民就食等救灾减灾制度,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民间自救形式。这些制度随着历史进步而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具体的演变特点。政府对社会力量的倚重愈来愈强。古代社会的民间救灾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是血缘性组织的互助活动,比如宗族,自北宋范仲淹创办范氏义庄以来,这一模式已成为后世家族救济的一个典范,各地的宗族组织一般都建有义庄、族田、社仓等,平时救济贫困,灾时用于族内的

7、自救。唐宋以后,随着乡村社会力量的发展,以富民为代表的民间救济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二是个人的捐赠。部分官僚缙绅、富户巨商在灾害发生时,捐出部分救灾物资。政府为鼓励民间富户捐献,往往通过赠匾额、授顶戴等措施进行表彰性奖励。宋代富民就已在灾荒救济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补充甚至部分取代了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与地位。救灾条文愈加具体细化。随着灾害的频繁、国家财政压力的增大以及制度的愈发规范,政府的救灾规定越来越具体。例如,蠲免税赋是古代重要的减灾措施,唐以前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