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

ID:16980550

大小:22.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6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_第1页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_第2页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_第3页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_第4页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欣赏诗歌的方法,用形象思维欣赏诗歌  任何一种形式的诗歌,都必须用形象来表达感情。离开了形象,诗歌也就不成为诗歌了。因此,鉴赏诗歌需要用形象思维,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形象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诗中形象的主体  1.有时作者用诗中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心境。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自己心中无法排遣的悲伤。杜甫《登高》用“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落木”、“长江”等系列形象,表达了心中的悲惋凄凉。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用春雨、春残、春寒、流水、落花、春去,表现自己的哀愁。

2、王维《渭川田家》用斜阳、墟落、牛羊、穷巷、野老、牧童、倚杖、荆扉、野鸡、麦苗、蚕眠、桑叶、田夫、荷锄等系列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有时诗歌中的形象是一种社会典型,作者借此表示了对社会的看法。如:汉乐府《东门行》中先是“出东门,不顾归。来人门,怅欲悲”,后又决然“拔剑东门去”的铤而走险的男主人公形象,是作者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的抨击。李白《古风》(其二十四)中对贵人斗鸡者的形象描绘,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政治。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象,揭示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3.有时诗

3、歌形象表达了社会民俗。如韦应物《酒肆行》写唐代长安酒行业的民俗风貌,李贺《神弦》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祀神过程。  4.有时借诗歌形象表现一种哲理或对生活的看法。如苏轼《题西林壁》从对事物形象描绘中归纳出局外者清,当事者迷的道理。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借诗中形象,表达了做学问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思索的道理。  (二)善于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诗中形象  1.通过诗人想象使诗中的形象得到补充而更丰满。当代著名诗评论家谢冕在《通过想象理解诗》中指出:“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一首《长干曲》,

4、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难忘。这一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异性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颖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

5、,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王朝闻等著《文艺鉴赏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刘孝威《望隔墙花》:“隔墙花半隐,犹见动花枝。当由美人摘,讵止春风吹。”墙头的花朵半隐半现,显然是因枝条受到牵引而引起晃动,诗人想象这晃动是因美人摘花引起,而不是风吹的原因。诗人将读者带进想象的情景中,让读者接受这一想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没有情感的明月,想象成了解自己、有同情心的知己,能够接受自己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怜念之情带到夜郎西。  2.读者可根据各自的理解去想

6、象。由于读者的文化素质、生活经历、性格爱好不同,同样的诗会引起不同的想象,这也从不同方面挖掘了诗的内涵。如李商隐《锦瑟》中所表现的形象隐晦迷离,引发读者的想象不同,所以其理解也有多种,如恋情、咏瑟、悼亡、诗序、伤唐柞、自伤身世等,真可谓“一篇《锦瑟》解人难”。就是一些平白如话的诗,也会由于引起不同想象,对诗的理解不同,如杜牧的《江南春》词采清丽,画面鲜明,由于理解不同,就有讽喻、写景等看法。有时诗人有意创造了一个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发挥补充,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到此戛然

7、而止,至于行人能否找到杏花村,酒家是否在杏花村……这一切只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3.虚实结合。以可触可摸可感的实物,联想抽象的、虚的、难以表述的心绪等,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具体可见的一江春水,想象抽象的愁,使愁具体化。有的诗词通篇想象,却能以虚实结合,如刘辰翁《柳梢青》:“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人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筆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上片是对故都临安今年元宵节凄凉情景的想象,下片尽表沧桑之感和兴亡之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有的诗

8、词中的情况虽是事实,但经诗人大?胆想象,则有些别开生面,如曾公亮《宿甘露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人大江来。”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