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ID:1723384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9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_第1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_第2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_第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_第4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其发病率在逐年增高[1]。据统计资料表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2]。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修复能力较强,对青少年患者治疗相对容易,但对老年患者,由于伤前已存在各种基础疾患,治疗有一定风险,保守治疗极易发生髋内翻和肢体外旋、短缩畸形,同时带来废用性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全身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文献报道病死率为4.2%~34.6%[3]。目前多主张手术治

2、疗,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材料的问世和改进,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增加,以及手术治疗病例数的增多,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也在日趋显现[4]。   1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   研究转子间是从髋关节囊外线到小转子下方的区域,股骨转子部在承接自股骨头传来的力和向股骨干转移中受到压力与张力,因应力与负重的需要,骨小梁亦按此排列,形成压力与张力骨小梁。鞠杨等建立了一个针对高危女性人群股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运动荷载作用下此类股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以及股骨破坏的可能部位,结果表明股骨颈处的应力和应变最大,

3、容易在股骨颈处以及大转子与股骨干的连接部位附近发生破坏。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提示股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股骨颈及转子间。   2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是介于传统保守治疗与切开手术内固定之间的半侵入穿针方法,兼顾了传统非手术治疗和切开固定治疗的优点。现在使用的外固定支架有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和AO外固定架等多种类型,王桂娥[5]指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高危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失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其并发症仍是:针道感染、松动和髋内翻畸形。从生物力学讲,外固定架远离骨干,

4、承受的弯曲应力大,负重后或固定不稳定骨折时易发生内翻畸形,同时支撑架位于体外,钉道外露,可合并钉道感染及由此导致骨髓炎,并使患者翻身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护理,在康复期间外露的支架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外固定针松动、移位的主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针道感染、外固定针植入位置不佳、术后过早及过度负重等,出现骨折移位而导致髋内翻。   3斯氏针内固定多根   斯氏针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骨折端血运干扰少,愈合影响小,费用低等优点,适合用于老年人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优选方法。但当大转子下方

5、为游离骨片时,其抗内翻应力明显降低,患者不能早期下床活动,同时钢针远端游离,极易松动移位,导致内固定失败,且皮质外过长的钉尾局部刺激,引起疼痛,影响患者功能锻炼,卧床时间延长,使内固定的作用降低,活动后有断钉的可能,故此法不是该病良好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于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4髓外钉-板固定系统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

6、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   髓外钉-板系统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固定的失效率可达4.4%~13%[6]。   4.1Jewett钉、麦氏鹅头钉(Metangin钉)   此系统使用一枚粗螺钉将侧钢板与三翼钉固定为一体而起作用,这种钉板连接灵活,可以调整适合不同的颈干角,安装此钉操作容易便于掌

7、握,对稳定型骨折固定确切,但其侧钢板和三翼钉易发生弯曲、分离松动、折断等情况,同时钉尖穿出股骨头进入关节腔,导致髋臼软骨面磨损,引起疼痛。而且该系统无加压作用,抗弯程度及牢固性差,钉尾无锁定机制,易松动及脱离开,王福权等报告在压力120kg时,出现螺纹松动现象。范卫民等报告此钉的抗弯强度只有50kg。患者不宜过早下床及负重,易产生髋内翻及钉尖穿出股骨头的并发症。   4.2动力髋螺钉(DHS)   动力髋螺钉(DHS)是由股骨头内的拉力螺钉和贴附于股骨干外侧的钢板组成,具有静力加压与动力加压的双重功效,能保持良好

8、的股骨颈干角,结构牢固,抗弯能力强,被视为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Palm等[7]应用DHS治疗转子间骨折发现,仅3%外侧骨皮质完整的患者术后出现髋内翻等需要翻修的并发症,而高达22%外侧壁骨折的患者需要翻修。这种动力化的特性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股骨颈长度变短,肢体短缩,外展肌力臂减少,这可能是部分患者留有残疾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对于不稳定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