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

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

ID:1739491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改变。方法:72例VBI患者确诊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综合治疗均给予西比灵、维生素E口服和维生素B6200mg、脉安定40ml、胞二磷胆碱500mg加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qd,观察组除上述用药外,每日以疏血通10ml加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疗程为14天。观察项目包括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及血流变学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和血流变学变化及

2、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疏血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疏血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近几年来,疏血通作为抗缺血治疗剂被推荐用于急性脑缺血的治疗[1~5]。我们自2005年开始用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系我院2005年2月~2006年12月内科观察及住院患者,发病3h~1周内,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6],经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及参考TCD改变确诊并接受治疗。全部

3、患者临床上均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改变体位时可诱发或加重,TCD提示椎动脉有血流的减慢或减少等相应改变,CT或(和)MRI已除外可导致头晕的其他颅内病变及病史中无内耳疾患。1.2一般资料72例VBI随机对等地分成2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62.6岁,其中有高血压者10例、糖尿病者12例、颈椎病2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4~81岁,平均63.1岁,其中有高血压者12例、糖尿病者9例、颈椎病者26例。1.3治疗两组综合治疗相同:西比灵、维生素E口服;维生素B6200mg、脉安定40ml、

4、胞二磷胆碱500mg加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qd,对高血压、糖尿病及颈椎病等原发病也进行相应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以生理盐水250ml加疏血通注射液10ml静滴,qd,14天为1疗程。每日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检查TCD和血液流变学,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3个月后随访有无复发。1.4疗效评定3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上头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体征消失,无须搀扶即能下地行走;有效:头晕改善、恶心呕吐消失、眼球震颤改善,搀扶下能下地行走;无效:头晕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仍卧床不起,动辄恶心呕吐。起效标准与有效标

5、准相同。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1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药物起效时间观察组:3天内有效19例(52.8%),7天内有效12例(33.3%),第8天以后有效5例(13.9%);对照组:3天内有效7例(19.4%),7天内有效18例(50.0%),第8天以后有效11例(30.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29例(80.6%),有效7例(19.4%);对照组:显效21例(58.3%),有效15例(41.7%)。两组总有效率都是100.0%,但是在显效和

6、有效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治疗前后TCD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CD所示缺血椎动脉脑血流改善≥80%29例(80.6%),改善50%~79%的7例(19.4%);对照组:治疗后TCD所示缺血椎动脉脑血流改善≥80%19例(52.7%),改善50%~79%的17例(47.3%)。两组相比虽然所有病例脑血流均获改善,但是因其改善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组:治疗前黏度综合指数为129,治疗后为53;对照组:治疗前黏度综合指数为127,治疗后为8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P<0.01)。2.5随访观察组7例(19.4%)在3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对照组11例(30.6%)在3个月内有不同程度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3VBI是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动脉痉挛及微栓子栓塞致脑干、小脑缺血。临床上以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发作后许多患者诉说有如经历了频临死亡的感觉。VBI的早期虽然很少形成梗死,但如反复发作也能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7],长期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尽快终止VBI的发作,对于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目前对VBI的治疗,由

8、于西比灵的广泛应用,使有效率显著提高[8],这在本组病例对照中亦有体现,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显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