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

ID:17448163

大小:10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力的测量》同步试题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第二节力的测量习题精选00N22334455111.填空题:(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2)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测量

2、范围是_______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牛.  [来源:Zxxk.Com](4)在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5)弹簧不挂物体时长为0.1米,受10牛的拉力时长为0.15米,这时没有超过它的量程,如果受6牛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厘米,这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厘米. (二).选择题:  (6)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顿的是(   )  A.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  B.拿起一个大西红柿的力  C.人扛起

3、一袋大米的力  D.一只蚂蚁对地的压力(7)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8)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长度成正比.D.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重力成正比.[来源:学。科。网](9)用来测力的工具有()A、杆秤,B、弹簧测力计,C、握力计,D、台秤.(10)中学生的头发拉断时所需用的力大约是(   ) 

4、 A.0.9N B.1.7N C.9N D.17N三、间答题(11)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人人学科网http://www.rrxk.net版权所有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仔细观察弹簧秤的刻度是否均匀,这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  (12)现有一个弹簧秤,秤是好的,但无法调零,当它未测力时,指针已指0.1牛,能不能用这只弹簧秤测力?说明如何测量力?参考答案:(1)效果、牛顿、牛、N (2)力的大小,弹簧受到的拉力

5、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3)0.2,0-5,2.4(4)减小弹簧和外壳间的阻力 (5)313(6)B (7)C (8)B(9)BC(10)B(11)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说明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12)能用这只弹簧秤测力.用它测力时把指针所指的示数(F-0.1)牛即为所测力的数值.探究活动探究题目:探究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探究目的:1.体会知识运用的过程2.学习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实验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筋,刻度尺,木板,探究过程:1.准备好一块钉有白纸的木板,在木板一端钉上一个小钉.2.用刻度尺从钉子处画一条直

6、线.3.把橡皮筋挂在小钉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把橡皮筋拉直.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记下橡皮筋原长,在纸上标上0.4.拉伸橡皮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筋的拉力;重复此步骤3次以上,且每次所用拉力不同,并用刻度尺记录橡皮筋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来源:学§科§网Z§X§X§K]5.将记录下来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伸长量填入表格,研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探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来源:学科网ZXXK]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人人学科网http://www.r

7、rxk.net版权所有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人人学科网http://www.rrxk.net版权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