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

ID:17688436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刘龙娇摘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的学校管理呈现出伦理型管理的特征,学校管理文化具有典型的伦理色彩和道德倾向。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追求道德领导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则突出地表现为情感法则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思维影响学校内外部交往。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patternsandculturalpsychology,school

2、managementinChinapresentsthetypicalethicalcharacteristic,andschoolmanagementculturehasthetypicalethicalcolorandmoraltrend.Itmainlyshowsasfollows:constructingharmoniouscampushasbecomethecorevaluesystemofschoolmanagementculture;pursuingmoralleadershiphasbecometheimportantspiritualc

3、onnotationofschoolmanagementculture.Duringthepractice,itsrealisticinfluencedisplaysintwoaspects:emotionalprinciplehasbeentheimportantmeansofschoolmanagement;therelationthinkinghasinfluencedschools'internalandexternalcommunication.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学校管理Keywords:Chinesetraditionalcultu

4、re,ethicalschoolmanagement学校管理与文化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管理不仅仅是技巧和方法,其在本质上更受到来自文化的深层影响和制约。大凡某种被认定为成功的学校管理实践,必然同时被解读和挖掘出独特的内在文化特性或文化内涵。与此相应,秉持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特质,也会带来迥然相异的学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管理行为。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型学校管理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

5、/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文化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无意对其进行精确的概念辨析,只是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分析问题的视角,将中国传统文

6、化限定在“中国文化的‘昨天’”,具体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由于文化生生不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1]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虽然是文化的“昨天”,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它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校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学校不仅具有共同的目标、利益和追求,学校成员之间还具有强烈的精神和情感的相互依存性,易形成高度整

7、合的集体和独特的团队精神;第二,学校成员之间往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共同规范和价值准则,包括一些不成文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自发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和习惯;第三,学校成员往往需要保持强烈而独特的共同体意识,这种共同体意识能够带给组织成员精神情感方面的成就和满足。学校的这些组织文化特征,使学校组织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共同体,并进而有可能成为一种伦理性实体,形成独具特色的组织伦理氛围。具有精神共同体气质的中国学校在文化方面呈现出典型的伦理色彩和道德倾向。“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精神共同体区别于其它群体的核心在于,它从道德关系上表达了成员之间在精神和情感上相互依存的关系

8、和组织高度整合的状态。”进一步而言,“无论从精神共同体社会关系的性质,还是从其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