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ID:17733943

大小:175.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05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_第1页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_第2页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_第3页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_第4页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科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与实务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一、地震活动性分析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地震活动性分析中应用技术方法的能力,以及对地震资料、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时空特征、构造应力场、场地影响烈度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1.地震资料熟悉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多个版本的全国性地震目录,主要有:《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60)、《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70)、《中国地震目录》(顾功叙主编,198

2、3),《中国地震简目》(中国地震简目编写组,1988)、《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1911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5)和《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4.7)》(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9)。最新版本《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31—4.7)》的资料截止到1990年,1990年以后的地震资料宜以《地震观测报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震详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主,并参考中国地震局每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相关地震速报目录续补。掌握历史地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3、完整可靠的地震目录是研究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最基础资料。相关的地震资料,包括历史记载的破坏性地震资料和现代地震观测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两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多个版本的全国性地震目录,主要有:《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60)、《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70)、《中国地震目录》(顾功叙主编,1983),《中国地震简目》(中国地震简目编写组,1988)、《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1911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5)和《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4.7)》(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9)。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出

4、版过地区性的地震目录,众多的研究著作和刊物中也包含了不同的地震资料。但是,由于不同的编者和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他们对历史资料的不同分析处理,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在地震资料收集整理时,应使用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对地震参数有不同认识的疑难地震,应根据不同版本编目资料的可靠性和工作深度决定取舍。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明显影响的疑难地震,必须慎重分析,应广泛收集历史资料,认真考证,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确定地震参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最新版本《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4.7)》的资料截止到1990年,1990年以后的地震资料宜以《地震观测报告》(中国地震

5、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震详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主,并参考中国地震局每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相关地震速报目录续补。GB17741-2005所指的历史地震资料是指有区域地震台网记录之前依据地震破坏的文献记载分析得到的破坏性地震事件,应收集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地震资料。—31—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区域性地震台网观测以来可定震中参数的全部地震事件。区域破坏性地震是指区域范围内有历史文献记载的震级M≥4的破坏性地震事件和区域地震台网资料中的震级M≥4.7的破坏性地震事件。熟悉破坏性地震的资料考证和现场考察的内容与方法。如果对破坏性地震的参数有疑问

6、,则必须进行资料核查和现场调查,确认震中位置和强度。参数有疑问的破坏性地震包括:对全国性地震目录中地震参数有争议的疑难地震、其他文献中有记载的未经确认的地震等。对参数有疑问的破坏性地震,应首先进行资料核查,广泛收集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校核、勘误、考证。而后,根据需要进行破坏性地震现场调查,弥补现有文献资料的不足。现场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地震时间和地点的考证,建筑物破坏和人畜伤亡情况调查等。在详尽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合理地确定有关参数。(破坏性地震的资料考证包括查阅地方志史料记载情况、自然灾害史料记载情况和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情况,包括收集县级及散布于民间的历史地震资料。现场考察的主要是针对

7、较大震级的地震和近期地震,考察内容包括地震遗迹如地表破坏、历史文物破坏考察,对于近期地震,考察内容还包括地震记录查阅,地震后当地人物访查等。)熟悉地震资料可靠性与完整性的分析方法。地震资料是地震活动性分析和统计的基础,其可靠性和完整性对分析统计结果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应首先对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和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目录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分析,在合适的空间范围内,选择可信的时间域和震级域,进行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31—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