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ID:17839230

大小:1.8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9-07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第1页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第2页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第3页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第4页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椎管内麻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椎管内麻醉及其进展主要内容:一、小儿椎管内解剖二、基础麻醉三、小儿硬膜外阻滞四、小儿骶管阻滞五、小儿腰-硬联合麻醉(CSEA)什么是小儿椎管内麻醉?小儿椎管内麻醉是指:小儿出生至12岁以内的椎管内麻醉。小儿年龄范围:出生后28天以内称新生儿,1岁以内称婴儿,2-3岁称幼儿,4-12岁为儿童。年龄越小,其解剖、生理与成人的差别越大。一、小儿椎管内解剖小儿出生时脊髓末端通常终止于L3水平,少数小儿会延伸至L4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逐渐移向头端,2岁时其末端才能达到成人部位(L1)。5-6岁小儿脊髓和成人

2、完全一样,故腰麻的穿刺点选择只能在L3/L4或L4/L5间隙。小儿脊柱的生理弯曲婴幼儿缺乏自然生理弯曲的保护机制,且椎管短,麻醉平面的控制远较成人困难。婴儿脊柱没有成人脊柱的生理弯曲,较为平直,至5--6岁脊柱生理弯曲度开始明显。韧带小儿韧带富于弹性。穿刺时层次感和刺破黄韧带的落空感较明显。棘突明显,体表标志清晰,直入法易成功。硬膜外腔小儿硬膜外腔含脂肪组织、淋巴管和丰富的血管丛。腔内间隙小,脂肪组织疏松,有利于局麻药的扩散。小儿硬膜外腔脊神经细,鞘膜薄,故局麻药中毒和全脊麻的危险高于成人。蛛网膜下腔小儿

3、蛛网膜下腔血管特别丰富,脑脊液循环快。婴幼儿脑脊液的含量为4ml/kg,其中50%在蛛网膜下腔。因而,局麻药在脑脊液中的稀释度婴幼儿要大于成人。小儿腰麻维持时间相对比成人短,麻醉药物易排泄。成人脑脊液的含量为2ml/kg,只有25%在蛛网膜下腔。循环功能小儿循环代偿能力较大,术中血压较易维持平稳,(除非麻醉平面过高)。小儿末梢血管发育较差,循环功能的调节能力较小,对循环容量不足主要靠心脏代偿。应用椎管内麻醉时,虽然交感神经同样被阻滞,但血压下降没有成人明显。循环功能较易维持稳定,是小儿椎管内麻醉的优点之一

4、,但操作及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麻醉医师必须对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才能安全、稳妥地做好小儿椎管内麻醉。小儿出生时平均体重3kg,以后随着生长发育,体重逐渐增加。1岁以内体重(kg)可按“月龄×0.6+3”1岁以上体重(kg)可按“年龄×2+8”推算出小儿预计体重(kg),再与小儿实际体重作比较,即可大致确定其发育是否正常,作为麻醉时参考。穿刺体位与成人穿刺体位大致相同,为屈曲侧卧位,但需要注意头后仰,保持气道通畅。穿刺时应在监测RR、SPO2及HR的条件下进行。穿刺体位二、基础麻醉小儿椎管内麻

5、醉必须在基础麻醉或辅助麻醉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穿刺、置管和保持术中小儿安静合作。基础麻醉可使病儿麻醉前入睡,消除精神创伤,为实施椎管内麻醉创造条件。肌注:①肌注硫喷妥钠(10-15mg/kg),目前已较少使用。②1岁以内的小儿可选用单纯氯胺酮4-6mg/kg。③对于1岁以上的小儿可选用氯胺酮4-6mg/kg加度氟合剂。氯胺酮加安定。3岁以上的小儿用profol灌肠:国外常选用咪唑安定1mg/kg经直肠给药用于小儿基础麻醉,国内很少使用。基础麻醉方法:第三部分:小儿硬膜外阻滞三:小儿硬膜外阻滞小儿硬膜外阻滞的适

6、应证、穿刺层次与成人基本相同。硬膜外的判定与成人不相同。但小儿皮肤至硬膜外腔的距离较短,黄韧带较薄,负压又不明显,判断穿刺成功多凭落空感,所以需要熟练的穿刺技术。特点小儿硬膜外腔特点:脂肪组织、淋巴管及血管丛较丰富,腔内间隙较小,麻醉平面容易升高。故穿刺点较成人低。﹙低1-2间隙﹚小儿硬膜外腔神经干较细,鞘膜薄,较成人的麻醉作用出现快。麻醉前准备由于小儿在入室前不能合作,必须在完善的基础麻醉或辅助麻醉的配合下,使小儿在入室前达到安静或入睡。各种急救设备准备齐全,如氧气、合适的麻醉面罩、咽喉镜及气管导管等,

7、以便控制呼吸。药物的选择与用量小儿硬膜外阻滞常用药物为:0.7%-1.5%利多卡因8-10mg/kg,0.2-0.5%布比卡因2mg/kg,0.1%-0.2%丁卡因1.2-1.5mg/kg或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液,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液。用混合液时,剂量要相应减少。用药浓度可按年龄选择,常用利多卡因浓度为6岁以下用1%,7岁以上的用1.2-1.5%。用药容量可根据患儿身长、体重计算,公式如下:用药量(ml)=0.05ml×体重(kg)×阻滞节段局麻药特点:利多卡因对组织刺激小,阻滞作用发生快,肌松良好

8、。布比卡因麻醉效能比利多卡因强4倍,对感觉神经阻滞比运动神经好,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透过血脑屏障速度慢,其毒性较低,在血浆中约90%与血浆脂蛋白结合,故血中浓度较低,体内药物蓄积少,但有一定的心脏毒性,5-10分钟开始显效,阻滞时间长达4-5小时以上,与利多卡因合用肌松好。各年龄组用药配方:(1)单用布比卡因:未成熟新生儿用0.2%浓度,新生儿用0.25%浓度,较大儿童用0.375%-0.5%浓度,用量2-2.5mg/k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