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

ID:17851239

大小:6.8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9-07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_第1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_第2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_第3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_第4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蹄疫的流行及防控1主要内容:一、口蹄疫的基本情况二、口蹄疫的流行状况三、口蹄疫流行现状的原因四、口蹄疫的防控对策五、口蹄疫的疫苗及使用2一、口蹄疫的基本情况(一)口蹄疫病毒1.口蹄疫病毒的基本情况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成员。口蹄疫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nm,无囊膜。电镜观察口蹄疫病毒的细胞培养液,有4种粒子:(1)完整病毒,直径为23±2nm,沉降系数为146S。(2)不含RNA的空衣壳,直径为21nm,沉降系数为75S。(3)衣壳蛋白亚单位,其直径为7nm,沉降系数为12S~14S。(4)病毒感染相

2、关抗原(VIA抗原),沉降系数为4.5S。3口蹄疫病毒形态:无囊膜,正六边形粒子4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即O、A、C、SATⅠ、SATⅡ、SATⅢ及AsiaⅠ。每一型内有亚型,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根据7个血清型的同源性将其分为两群,即O、A、C和AsiaⅠ型为一群,SATl、SAT2、SAT3为一群,两群之间的血清型同源性仅为25%~40%,群内同源性可达60%~70%。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同一型病毒株之间,抗原性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O、A、C型FMDV分布世界各地;SATl、SAT2、SAT3主要分布

3、在非洲,AsiaⅠ型主要分布在亚洲。2.口蹄疫病毒的型5应用血清学方法先后鉴定出许多亚型,1977年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公布的亚型共有65个(编号),实际只鉴定出62个亚型,其中A型有32个亚型(缺A6,A9);O型有11个亚型(缺O4);C型有5个亚型;Asia1型有3个亚型;SAT1型有7个亚型(缺SAT1-1);SAT2型有3个亚型;SAT3型有4个亚型。但随着口蹄疫病毒血清亚型的增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不再确定口蹄疫新分离病毒株的亚型归属。63.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PCR技术结合核酸序列测定

4、技术鉴定口蹄疫病毒分离株之间的亲缘关系。Knowles和Samuel(1995)认为口蹄疫病毒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是更准确、也是更适用的研究不同口蹄疫病毒分离株特性的方法。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收集整理世界各地测定的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的近1500个病毒株的VP1基因序列,完成了系统发育分析,绘制了系统发育树。图为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代表病毒株的系统发育树。7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代表毒株的系统发育树8目前,划分同一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株普遍采用基因型,将同源性大于85%的病毒株划分为同一基因型,大于90%的病毒株划分为

5、同一基因亚型,大于95%的病毒株划为遗传关系高度密切的同一基因亚型。对于新出现的口蹄疫病毒株,通过VP1基因系统进化比较分析,可以快速确定其所处地位,选择与之亲缘关系密切的疫苗株,生产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应用部分或完整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来研究口蹄疫的分子流行病学,这种方法已被OIE列为标准诊断方法。9Samuel和Knowles(2001)对OIE/FAO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105个O型口蹄疫病毒进行VP1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根据核苷酸差异大于85%分为不同基因型的标准,将试验的105个O型口蹄疫病毒株

6、分为8个基因型,以拓扑型(Topotype)命名,分别为欧洲-南美型(Europe-SouthAmerica,Euro-SA),中东-南亚型(MiddleEast-SouthAsia,ME-SA),东南亚型(South-EastAsia,SEA),中国-东鞑靼型(CathayandeastTartary,简称Cathay),西非型(WestAfrica,WA),东非型(EastAfrica,EA),印尼-1型(Indonesia-1,ISA-1)印尼-2型(Indonesia-2,ISA-2)。10O型口蹄疫病毒分离株根据V

7、P1基因比较分为8个基因拓扑型的系统发育树11亚洲东南亚地区A型流行毒全世界A型流行毒的区域分布特征南亚、中东、中亚地区的A型流行毒124.病毒变异口蹄疫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口蹄疫病毒的毒力、抗原性均易封锁变异。不断出现新的抗原性变异的毒株,使已有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好,而导致口蹄疫出现新的流行。135.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FM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病毒对酸和碱十分敏感。病毒对热敏感,水疱液中的病毒在60℃经5~15分钟可灭活,80~100℃很

8、快死亡。鲜奶中的病毒在37℃生存12小时,18℃生存6天,酸奶中的病毒迅速死亡。14口蹄疫病毒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A:完整的FMDV粒子B:FMDV粒子结晶C:pH6,10min或温度高,不完全裂解的病毒粒子D:pH5,20min或温度高,时间长,完全裂解的病毒粒子成份;衣壳裂解为12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