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

ID:24687438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_第1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_第2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_第3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_第4页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何继军刘湘涛/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一、口蹄疫(FMD)的特点第一,FMD的易感动物种类繁多。重要家畜如猪、牛、羊等都易感,其他如骆驼、鹿和野生动物(野猪、黄羊等)也可感染。近年来,常见由野生动物移动等因素造成的口蹄疫疫情,如欧洲国家保加利亚2010~2011年口蹄疫疫情,蒙古口蹄疫疫情等均与野生动物有关。第二,FMD病原变异性极强。FMDV有7个血清型,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等于面对7种不同的传染病。同型内不同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抗原性也有不同,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个新毒株,疫情就出现一次新高潮。第三,FMD病毒的感染性

2、和致病力特别强。例如,牛只要吸入10个感染单位就可发病,而病畜的排毒量又特别大。病猪每天仅从呼吸道排出的病毒就高达108个感染单位。也就是说,一头病猪一天呼出的病毒如全被牛吸入,可使1千万头牛发病。第四,FMD有多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3、。第五,FMD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动物感染病毒后最快十几小时就可发病排毒。第六,动物机体对FMD病毒的免疫应答程度较低。免疫注射动物,甚至发病后康复动物,再次受到同源病毒攻击时只能保持不再发病,其免疫系统不能完全阻断病毒感染。二、口蹄疫主要诊断技术FMD诊断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二个层次。临床诊断是通过比对病畜与FMD典型征候间的相似程度所做出的初步或疑似诊断。但在临床上,FMD与有类似症状的疫病不易区别,如水疱性口炎(VS)、猪水泡病(SVD)、猪水疱疹(SVE)等。因此,任何可疑病料必须借助实验室技术进行确诊。实验室诊断以FMD的病原生物学

4、、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三、我国口蹄疫主要流行毒株1.A型毒株。全世界A型口蹄疫的流行范围和毒株复杂程度仅次于O型口蹄疫,而其的致病性和抗原变异性则普遍强于O型。从遗传关系分类,全世界A型口蹄疫病毒可分为三个大的遗传拓朴型(topotype),即Eu-SA型(欧洲-南美型)、ASIA型(亚洲型)和Africa型(非洲型),每个型又包含有多个遗传谱系的毒株。我国目前流行A型ASIA拓扑型东南亚-97(Sea-97)毒株。A型Sea-97毒株在2009年年初经由东南亚国家传入我国,其后在8个省份相继出现病例或病原阳性,2010年以后,我国再未见由

5、该毒株引起的疫情报道,但在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组织的主动监测中发现有阳性带毒畜。该毒株长期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是该地区特有的一个A型流行毒。由于难以追查到有价值的流行病学线索,该A型病毒是何时、以何种方式、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国的,目前仍不清楚。参考实验室研制的AF/72疫苗在紧急免疫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参考实验室利用反向疫苗技术克服了A/D次对分析,在全球范围可查到的与之最高同源毒株为2010~2012年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毒株,同源性在97%以上。根据毒株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我室开展的A型病原监测结果和国外相关资料,我们认为,此轮

6、新发A型口蹄疫G2毒株来自东南亚,而非由我国国内存在的G1毒株衍化而来。2.O型口蹄疫流行毒。按遗传分类,我国目前主要流行三种遗传拓扑型(Topotype)的O型口蹄疫病毒,分别属于CATHAY型(中国型)、ME-SA型(中东-南亚型)和SEA型(东南亚型)。(1)CATHAY型流行毒:“CATHAY”型是国际上对东南亚和中国特有的一个流行毒的称谓,我国参考实验室曾将其称为“猪毒遗传群”。CATHAY型病毒在全世界O型口蹄疫病毒遗传进化树上自成一脉,长期大量的田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ATHAY型病毒主要引起猪发病,牛羊病例很少,但常有带毒现象。2

7、010年以后,未见该毒株在我国引起的发病病例报道,但在重点省份生猪屠宰场监测中仍然发现有带毒阳性。目前,报道主要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其抗原变异性应给予关注。(2)PanAsia毒株:PanAsia毒株属于ME-SA遗传拓扑型,1990年衍生自印度。该毒传播能力很强,在1999~2001年,曾引起整个亚洲大规模暴发疫情,并远播至非洲和欧洲,震动了全世界。PanAsia毒株在我国引起口蹄疫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催生了我国强制免疫政策的出台。(3)Mya98毒株:Mya98毒株曾经称之为耿马毒(GM),该毒属于SEA拓扑型东南亚流行

8、毒。2010年2月之后,我国相继公布了广州白云区等一系列O型口蹄疫疫情,这是继1999年之后间隔10年再次公布O型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