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ID:17885210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8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_第1页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_第2页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_第3页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_第4页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在国际产业结构的改革浪潮中,国际产业转移对其结构的调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转移的结构是部分产业在输出国逐渐衰落,而承接转移过则逐步发展。从近几年的发展势态来看,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产业转移正在逐步深入,产业转移对中国而言,可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

2、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中国如何合理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产业转移;技术转移;环境约束;资源约束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渊源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国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如下:  国际上对于产业转移理论研究最早的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经济学家赤松越的雁行发展模式。他在研究日本棉纱工业史时.发现明治

3、维新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织物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进口产量。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赤松约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把这一过程用曲线绘成图形。在图表上呈倒“V”型就象三只大雁结成雁群在空中飞翔的“雁行形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发达国家在此期间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两类不同国家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异是产生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很显然

4、Lewis是建立在H一0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来分析国际产业转移。  日本学者小岛清从“比较成本原理”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转移,他认为应当转移那些在国内已经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在投资对象国具有或者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转移,对于投资国或者投资对象国都是福利最大化的选择。  二、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1979至1991年。这一时期,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中国引进的外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更少。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对外借款金额是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两倍。此阶段中国承接国际产

5、业转移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加工贸易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之后,广东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在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得了先机,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腾飞。  第二阶段:1992至2001年。1992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

6、阶段,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此阶段中国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上海,但对华南沿海地区的投资偏少。上海在此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中国在2001年11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市场的更加开放以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更

7、加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到200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50家在中国投资。  三、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一)目前我国所承接的国际产业当中重污染行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的承接大国,同时也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大国,在我国承接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当中,有一部分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污染性产业。日本污染产业在外国投资中,有2/3投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有32%是高污染性产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等国家的化工、电镀、冶金、制革、漂染等产业相继落户到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

8、地区。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冶金、化工、制革、纺织、石化和造纸六大行业是目前中国承接国际重污染产业当中污染影响最大的六个行业。而中国在承接这些产业当中,很少设置进入壁垒,意味的将经济效益的标准放在首位,很少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