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为骨、史料为翼”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

ID:1795503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1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_第1页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_第2页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_第3页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_第4页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本为骨、史料为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本为骨、史料为翼”  【摘要】学生历史常识贫乏制约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拘泥于书本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在这困境下,简化课本,打造知识网络体系,运用史料,构建高效课堂,是在现实困境下历史课堂的新出路。  【关键词】历史常识;课本;史料;历史综合能力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历年的风格,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构建历史新情景,要求学生有准确解读,判断信息,抓住史料反映的本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历史综合能力。但是走出考场却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有学生对于江苏高考历史卷选择题第一题就提出了“三公

2、怎么会存在西周时期?”的问题,让历史教师不禁疑问,怎么会有学生连这个史学常识都不清楚呢?  一、生与师的现实困境  笔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于生与师之间现实困境,困境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高考考察要求相去甚远。  1.学生:史学常识缺失,历史理解能力低下  现在的很多的学生由于大量接触的都是网络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厚重积累和内在价值。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阅读的兴趣缺失,而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造成了历史常识的贫乏,历史

3、常识贫乏导致学生在阅读历史时理解能力比较差,直接制约这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可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以2015年江苏高考卷第一题为例: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很多的学生在解这一题时被题中的三公所迷惑,认为三公就是指秦朝时设立的三公九卿制,而把

4、答案指向B,进行错误的选择,这其实就是因为对三公早就在西周时期就存在,西周的三公也并不是指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这一史学常识不了解,导致理解错误。  2.教师:拘泥于课本教条,历史课堂效率低下  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简单再现,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进而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或者认为只有大量的背诵才能获得高分,就很容易实行以“知识与技能”为

5、本位,轻视“过程与方法”,抛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师就往往拘泥于课本,变成了课本的奴隶,照本宣科,地地道道的变成了课堂知识的施与着。学生由于本身历史常识的缺乏也变成了课本的奴隶,只识得课本上的教条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课堂只有识记,甚至只有课本知识的识记,缺乏史学常识的储备,没有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没有如何利用历史对社会的分析,这种课堂无疑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不合格的。以董仲舒“天人感应”这一知识点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是这样阐述的,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

6、“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史料中的记载却是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早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就有对天人感应有所阐述,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相关史料,只是强调要求学生去背诵书本知识的话,往往就会使得学生错误的认为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的首创,以后运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历史问题时就会往往会出现错误。  二、思辨下的出路选择  在这种学生与老师都存在问题的现实困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如

7、何在课堂中渗透历史常识,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容量丰富,并且与高考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笔者认为打造以“课本为骨,史料为翼”的课堂是一个新的思路。  1.以课本为骨,打造历史知识网络  不拘泥于课本,并不是放弃课本知识,事实上课本正是最好的史料。不迷信于背诵,并不是放弃背诵,恰恰对于有效的背诵正好是史学问题分析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审视的态度去看待课本,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解构,制定出主干的知识网络体系,精简课本知识,使学生既不至于陷入课本大量内容的背诵之中,又能比较容易的对课本知识具

8、有整体上的把握了解。  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通过对这一课内容的分析,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首先制定这一课最主干的知识体系,如下所  最后,把主干知识网络与单一知识网络相结合,学生就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比较容易,清晰明了,一副关于知识的骨架体系就建构成功。  2.以史料为翼,培养历史综合能力  只掌握书本主干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其他历史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光有骨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