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

ID:18231857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5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_第1页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_第2页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_第3页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_第4页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安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合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历史际遇与当代演进本文以“中亚五国的宗教纷争”之名收入《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张志刚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89-97页。本次提交会议,内容有所修改。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沙宗平中亚五国本文所谓的中亚五国,指苏联解体(1989)后新出现的哈萨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独立国家。不过,我们在追溯中亚地区古代宗教与伊斯兰教的历史时,不免会越出现在的中亚五国范围。,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民族交错杂居,既是欧亚大陆的地理结合部,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亚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文明交汇处,是东西方文化交

2、流汇聚的重要孔道。中亚五国总人口的80%以上是穆斯林,中亚地区居于主导地位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对于中亚五国当代的政治格局、经济类型、文化教育、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发端于西亚、北非,活跃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自然波及中亚;由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的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成为重塑中亚地区政治疆域的重要元素;中亚五国五个主体民族中的四个,即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中国称柯尔克孜族)、塔吉克人以及少数民族维吾尔人、东干人(中国称回民)等在中国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均有跨境民族,具有共同的民族传统认同;上述跨境民族中又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

3、林,具有共同的宗教文化认同,因此影响中亚的宗教因素也会对中国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冷战后欧亚两洲出现的规模较大的地区性冲突均具有明显的民族宗教因素,如波黑战争(1992.4-1995.12)、第一次车臣战争(1994.12.-1995.2)、塔吉克内战(1992-1999)和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9-2000.3)。上述显示,新一轮基于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冲突和矛盾正在从中东地区向北、向东转移并及于中亚地区。中亚现代各民族,是中亚古代居民与中世纪以来陆续进入中亚地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长期融合与分化而来的,根据各自的体征、语言、文化、

4、居住区域和生产生活方式,迄至20世纪20年代形成130多个现代民族。一、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历史际遇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军队占领呼罗珊(今伊朗霍拉散)地区的赫拉特(位于今阿富汗西北部)和木鹿(今土库曼斯坦的马雷),穆斯林开始统治中亚地区,伊斯兰教随之传入中亚地区。8世纪初,中亚地区流行佛教、萨满教、祆教和摩尼教等多种宗教。8世纪中叶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基本征服中亚,10世纪中亚南部基本伊斯兰化。自此以后,从传播范围、信众数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伊斯兰教均超过了中亚地区原有的信仰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教)、佛教、摩尼教和景教。其中,萨满教是突厥人的原始信仰,其他宗教则是

5、后来传入该地区的。迄今为止,在伊斯兰教影响薄弱的中亚一些地区,萨满教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萨满教划分宇宙为三个层次:上界天堂系诸神居所,中界地面乃人类生活范围,下界地狱由恶魔占据。巫师可以沟通人神、驱魔逐鬼,“萨满”(亦称“喀木”、“巴克西”、“皮尔洪”等)就是萨满教一切活动的主持者。中亚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包括农耕(如乌兹别克人、平原塔吉克人)和游牧(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和山地塔吉克人)两个文化类型,对于伊斯兰教的接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亦即中亚伊斯兰教,不仅具有地域文化特点,而且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突厥人的皈依伊斯兰教永久性地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宗教格局,这是随着伍麦

6、叶王朝(661-750)的东线扩张而逐步实现的。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亚南部基本实现伊斯兰化;与此同时突厥人进入中亚地区,开始了中亚“突厥化”的历史进程:即信奉传统宗教的、操突厥语的、游牧的“突厥人”,不断南下绿洲地区与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操东伊朗语的定居者通婚、融合,突厥人以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为代价,“换取”突厥语成为当地居民普遍使用的语言。亦即,中亚的“突厥化”与“伊斯兰化”是一个语言与宗教双向同步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过程。12世纪中亚的西辽王朝和蒙古军队西征河中地区之后建立的政权,均先后被伊斯兰化。如此,使得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深深地融入了突厥、契丹和蒙古文化的

7、特点。与此同时,伊斯兰神秘主义传统,逐步在中亚游牧民族中流行开来;简单素朴、苦行禁欲、离群索居的修道方式与游牧部落社会生活相适应,而随着苏非教团的产生,道堂、麻扎(圣徒墓地)、清真寺、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苏非派各自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体系的组织形式,与氏族部落家族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结构高度契合。一方面,伊斯兰教成为中亚地区主要信仰,中亚地区伊斯兰化;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也日益与中亚地区文化相结合,形成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差别的、具有中亚文化特色的伊斯兰教。(一)沙俄时期(16世纪中叶-1916)的中亚16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