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

ID:18365388

大小:8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16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_第1页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_第2页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_第3页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_第4页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醉驾入刑”的法律分析大竹县人民法院王亚玲大竹县人民法院王亚玲今年5月1日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正式纳入刑法调整范围予以施行。据相关数据显示,“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各地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双双下降,醉驾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由此可见,“醉驾入刑”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其体现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时代命题,弥补了以往法律空白的缺陷,确保了有法可依,提升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平台,是维护公民切身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培植民众良好交通伦理的助推器。但新法的出台只是前提,执法和司法中诸多制度化细节才是关键,鉴于公检法机关在醉驾入刑问题上出现

2、的分歧,以及具体司法过程中处理醉驾案件所面临的诸多困顿,不少人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三家共同研究而早日出台“司法解释”。笔者现就“醉驾入刑”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析。一、醉驾入刑的简要概述(一)出台背景18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每33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与饮酒有关的交通事故。在如此高的交通事故中因醉酒驾车导致的事故就占到50%-60%之多。参见白金玲:《“醉驾”入罪之理性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另据我国公安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今,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交通事故超过40万起,每年死亡人

3、数超过10万人,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而其中酒后驾驶的案件也从2003年的大约2%、死亡人数大约4%,分别增加到2004年的2.32%和4.37%,到2009年,酒后驾驶的案件增加到4%、死亡人数增加到7%。两项数字一直在上升,其中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长。参见漆昌国:《“醉驾”行为的刑法评价》,《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数据显示,仅2009年全国查处酒后驾车案件31.3万起,其中醉酒驾驶4.2万起。尽管公安部门不断治理,醉驾和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仍屡禁不止。近年来的成都“孙伟铭案”、南京“张明宝案”、广东“黎景

4、全案”等因醉驾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频曝光,屡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尤其是2009年杭州“5.7交通肇事案”更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风波。杭州“5.7交通肇事案”案发后不久,杭州警方表示,将“零容忍”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令人意料之外的是,杭州“整治酒驾”风暴逐渐席卷全国。酒后驾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缺乏震慑和惩戒作用,驾驶员心存侥幸。由于刑法具有严厉性和威慑力,有助于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如果醉驾有可能蹲大狱,再有“酒量”和“胆量”的驾驶员在以身试法前也会有所顾忌。在全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之际,使醉驾入刑更是体现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一

5、时代命题,因此使醉驾入刑便成为大势所趋。(二)具体实施18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刑事犯罪,醉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机动车辆和驾驶人的日益增多,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没有跟上,对自己和对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害。自2011年5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酒驾驶行为由原来的违法行为变成了犯罪行为

6、,整个性质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大了醉酒驾驶的惩罚力度。全社会广泛关注“醉驾入刑”能够真正按质按量予以落实,相关执法人员作为“醉驾入刑”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落到实处、深入人心。“醉驾入刑”法律法规的出台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法律完善、社会进步的表现,意义深远。(三)比较分析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犯罪。其明确规定为: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7、:“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以前醉驾案件是否该移交司法审判时大多引用的是以下两条法律法规:18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8、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