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

ID:18613970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9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_第1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_第2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_第3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_第4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7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第三条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

2、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第二节职责和任务第四条总经理负责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管理的领导工作,并负责最终确认公司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第五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归口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第六条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本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评价频次与准则第七条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按范围随时进行。第八条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行业的实际规范、技术标准;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

3、标准;4.合同的规定;5.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目标等。评价工作程序第九条管理内容与方法1.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规定,公司每两年委托有资质单位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评(备注:氯磺酸车间每年一次安评,如有新规另行处理)。2.重大危险源辨识: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进行识别,确定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数量,并建档向上级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3.重大危险源监控:按《安全评价》中的监控措施,及本公司有关制度方法进行,如有新的信息、手段,可以补充、完善。第十条风险评价开展步骤1.对生产工程中涉及危险化学

4、品进行危险有害辨识,确定主要危险特性,并识别是否剧毒品、易剧毒化学品和监控化学品。2.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车辆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确定在生产车间,储罐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第十一条风险评价采用方法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安

5、全可以预料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很小,完全以外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繁盛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

6、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根据风险值D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分数值风险等级危险程度大于320一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160-320二级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70-160三级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20-70四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小于20

7、五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无论专家打分法还是LEC法,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工作危害分析法(JJHA)R=L*SR—风险等级L—危害发生可能性S—危害后果严重性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的判定准则:L值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监控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