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

ID:18699425

大小:3.2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21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_第1页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_第2页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_第3页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_第4页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和力的作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最初是人们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来的。古人在打猎、奔跑、搏斗、提重物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力的作用。什么是力呢?是不是只有人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呢?力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思考】观察图片,体会力的存在。人推木箱手拉绳子手压弹簧绳提钢梁力的产生都需要有哪些共同的要求?【活动】【总结】一、力的概念a.如图一人手持利斧劈开木桩的过程中哪些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分析:【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受力物体)【条件】(施力物体)A、力必然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B、必须有推、拉、提、压等作用过程c.力

2、看不见,摸不着,那么生活中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呢?b.两物体将要产生力的作用是不是还要满足其他条件呢?【探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一、力的概念1改变运动状态球受力发生了什么变化?由静变动由快变慢方向改变由慢变快二、力的作用效果【作用效果】匀速直线运动的冰壶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自由落体的苹果下图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是什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还会有什么变化呢?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思考】思考:所有物体受力都会发生形变吗?形状变化或体积变化二、力的作用效果【作用效果】2物体发生形变2物体发生形变玻璃瓶受力也有形变吗?二

3、、力的作用效果【作用效果】(放大转换法)猜想1、大小、方向、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方案结论【探究】1、力的大小三、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2、力的符号:F单位:牛顿(N)3、体验: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描述物体所受的力。【示意图】1、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方法】确定受力物体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明相关角度3、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标出符号和大小F=5N【思考】形变程度与受力大小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吗?猜想评估形变程度与外力成正比关系方案结论B、实验中如何定量反映

4、形变程度?C、实验中如何定量提供外力?2.在弹性范围内。1.形变程度与外力成正比关系。A、实验应选择怎样特征的器材?(弹簧)五、探究形变程度与外力的定量关系(弹簧形变程度——弹簧的伸长长度)(受力形变明显)(橡皮筋)(外力——多个相同的钩码)这一结论在力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价值?五、探究形变程度与外力的定量关系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结论。【实验】六、力的测量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测量工具】拉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原理】1认清结构1.量程2.分度值(0-5N)(0.2N,精确度)

5、六、力的测量阅读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1、圆环2、弹簧3、指针4、秤钩5、刻度盘校零2规范使用六、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阅读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除卡同向观察读数记录1.5N3准确读数六、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眼睛正视,稳定读数阅读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2N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给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施力?【活动】【结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2、两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3、两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于两物体上。生活中一些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列举】【应用】七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冲现象及其应用实例。【应用】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升空直升机飞行背包反冲现象及其应用实例。例、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并画出该力示意图。例、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包含的物理道理是,两手用力鼓掌,双手都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例、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钟摆来回摆动B.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C.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例、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

7、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而已D.物体间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例、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最小分度值是N,测力时,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与方向在一直线上,再读出指针所指的示数为N。例、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

8、受力的测量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