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ID:18738172

大小:440.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9-22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_第1页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_第2页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_第3页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_第4页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Contents目录12345概述浸出操作与设备常用的浸出制剂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浸出制剂的质量基本要求掌握浸出制剂的概念、种类、浸出过程及影响因素熟悉常用的浸出方法、工艺设备、浸出原理及浸出液干燥方法第一节概述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浸出制剂: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制得的制剂。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各类制剂。中药传统剂型丸、散、丹、锭、茶、粬、炙、熨、线、条、棒、糕、钉固体制剂外用制剂汤、酒、露、饮、酊、膏液体制剂软膏、膏药、胶半固体制剂中药现代五大

2、类剂型:(1)口服剂型(片剂、胶囊、颗粒剂、冲剂、胶丸、滴丸、微粒剂);(2)吸入型剂型(气雾剂、喷雾剂、干粉吸入剂等);(3)注射剂与输液;(4)粘膜释放与透皮释放制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膜剂等);(5)植入式制剂。A水浸出制剂B含醇浸出制剂C含糖浸出制剂D精制浸出制剂常用浸出制剂的分类1.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适应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2.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3.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剂量,便于服用。4.但浸出制剂中由于多种成分共存,有效成分会发生水解、氧化、沉淀、霉变等理化性质的变化,有时会严重影响制剂

3、的质量和药效。浸出制剂的特点中药剂型的改革(一)中药剂型的改革原则(1)坚持中医中药理论体系,突出中医药的特点。药物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十八反、炮制(2)提高药效,否则继续剂型改革无意义。(二)中药剂型改革的程序A.制剂学的研究1、处方来源(1)根据疾病选定处方①选用常见病、多发病处方;②医治人体功能紊乱性病证处方;③治疗机体免疫性疾病的处方。(2)从传统古方中筛选(3)从整理中医药文献中发掘新药(4)从民间单方、验方、祖传秘方、少数民族药中开发新药(5)从中成药中开发新药(6)从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开发中药新药2、剂型选择应根据用药症候、患者年龄、生

4、理状况选用适当剂型,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起效快慢、疗效的高低,以及工艺上的难易和实现规模生产的可能性。3、工艺选择(1)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存在的形式,确定提取、纯化的方法;(2)根据给药途径和剂型,确定制备工艺。4、剂量的确定剂量的确定可从几方面考虑:(1)从文献资料中了解古今医药学家用药的经验,作为人的基本参考剂量;(2)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制定出一个保证安全有效的剂量;(3)通过药理试验找到能呈现明显药效的剂量,以供参考;(4)通过数百例临床观察确定其有效安全剂量。B.质量标准的研究为了制定正确而合理的中药新制

5、剂的质量标准,首先要制定特征有效成分、总有效成分、贵重药、毒剧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或对处方中总有效成分进行限量测定。如有困难,可选择处方中其它中药材的已知成分,或选择能反映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作为控制指标。制定中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应与制备工艺平行进行。C.稳定性研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对药物制剂的最基本的要求。稳定性则是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条件。药材的预处理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浸出方法及设备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第二节浸出操作与设备一、药材的预处理1药材的来源与品种的鉴定3含水量测定:9%~16%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一)药

6、材品质检查(二)药材的粉碎目的: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增加药材的表面积,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注意事项: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度;注意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提高工效;注意减少细粉飞扬,并防止异物掺入;植物性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位(叶脉、纤维等)不应随意丢掉,以免损失药物的有效成分。浸出(萃取)过程: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系以扩散原理为基础。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中药材成分: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成分、组织物浸出原则:选用合理的浸出溶

7、剂和方法,将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可能地浸提出来,而使无效成分和组织物尽量少混入或不混入浸提物中。二、浸出过程(一)浸润、渗透过程浸提辅助剂:酸、碱、表面活性剂常用溶媒:水、乙醇、丙酮、植物油、甘油、丙二醇、乙醚、氯仿溶媒(二)解吸、溶解过程解吸作用:由于细胞中各成分间有一定的亲和力,故于溶解前必须克服这种亲和力,才能使各种成分转入溶媒中。具解吸的溶媒:如乙醇。助解吸:如适量的酸、碱、甘油或表面活性剂,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溶解阶段:浸提溶媒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与经解吸的各种成分接触,使成分转入溶媒中。(三)扩散过程扩散阶段:浓度差、渗透

8、压差→浸提动力Ficks第一扩散公式:dM=-DF(dc/dx)dtdM-扩散物质量;dt-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