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

ID:18846577

大小:6.10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8-09-24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干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干燥内容简介干燥概论干燥加热方式干燥对象干燥流程干燥设备及相关技术第一节干燥概论1.1干燥的意义延长贮藏期------经干燥的样品,其水分活性较低,有利于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延长食品的市场供给,平衡产销高峰;(水是良好的反应溶剂和反应分子,过多水分容易引起生物样品降解、变性和微生物滋生)。用于某些样品加工过程以改善加工品质------便于后加工。便于商品流通------干制样品重量减轻、容积缩小,可以显著地节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并且便于携带和储运。1.2干燥的策略宏观的产品干燥涉及到很多方面:(1

2、)在提取分离纯化的过程中提高临界相对湿度,防止吸湿产品中杂质如有组分暴露较多氢键,易吸收水分。故除去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多糖、淀粉、黏液质、无机盐等吸湿性强的无效成分,可以减小制剂吸湿程度。纯化技术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高速离心法、膜过滤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絮凝沉淀法等方法均因可减少无效成分、降低出膏量,起到防潮作用。(2)选择适当辅料,减少吸湿量,防止产品吸湿对于容易吸湿的产品原料,应选择不易吸水的辅料,减少产品的总吸湿量,降低吸湿程度。如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甘露醇、乳糖、微粉纤维素、液状石蜡、

3、甲基纤维寨、高岭土、硅酸化微晶纤维素等均可调节产品的吸湿性。而硫酸钙、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钙盐本身具有强吸湿能力,而且在强吸收水分后形成不容易扩散的结晶水,常被用作固体制剂的辅料。(3)改进干燥技术肽类产品难以干燥,以及干燥后的粉料软化点低和吸湿性强的特点,对此可以采用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提高浸膏的干燥效率。但由以往干燥效果来看,喷雾干燥干燥效率较高(4)采用防潮包装减慢吸湿速度,防止产品吸湿选择包装材料要注意其厚薄及透湿、透气性的差异。不同材料制成的复合膜对药品的稳定性影响差异很大:铝箔

4、复合膜显著优于镀铝塑料复合膜,镀铝塑料复合膜又优于塑料薄膜(5)在贮存过程中减慢吸湿速度,防止制剂吸湿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常常采用干燥剂来从大气中吸收潮气。目前,医药保健品中主要有3种典型干燥剂产品:硅胶干燥剂、黏土干燥剂和分子筛干燥剂。干燥剂可以在小环境中使用,直接放在瓶、罐或其它密闭的小袋中,使小环境中的中药制剂保持干燥;在中环境中使用,直接放在包装的纸箱(或包装桶、袋)中使用,以避免包装中的中药制剂受潮;在大环境中使用,直接放在类似仓库、集装箱中使用,以达到控制大环境湿度的目的。1.2干燥的分类1、按操作压力

5、分: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2、按操作方式分:连续式干燥和间歇式干燥3、按给湿物料提供热能的方式分:传导干燥:将热能以传导的方式通过金属壁面传给湿物料。特点:热能利用率高。对流干燥::将热能以对流的方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特点:热能利用率比传导干燥低。辐射干燥(光波):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发射,射至湿物料表面被其吸收再转变为热能。介电加热干燥(微波):将需要干燥的物料置于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使物料加热而达到干燥。第二节干燥加热方式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传导热的传递: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但根据具体情况,热量传递可以

6、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以二种或三种方式同时进行。在无外功输入时,净的热流方向总是由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2.1热传导热传导(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特点: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气体热传导是气体分子作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液体热传导的机理与气体类似,但是由于液体分子间距较小,分子力场对分子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影响很大,故变得更加复杂些。固体以两种方式传导热能,即自由电子的迁移和晶格振动。导电体---自由电子的迁移非导电体--晶格振

7、动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导热系数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式中Q——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简称传热速率,wA——导热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m2λ——导热系数(thermalconductivity),w/m.k。式中的负号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傅立叶定律式中Δt=t1-t2为导热的推动力(drivingforce),而R=b/λA则为导热的热阻(ther

8、malresistance)。根据傅立叶定律(平层)分离积分变量后积分,积分边界条件:当x=0时,t=t1;x=b时,t=t2,2.2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见到的对流传热有热能由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由固体壁面传入周围流体两种强制对流:将外力(泵或搅拌器)施加于流体上,从而促使流体微团发生运动对流传热自然对流:由于流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