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

ID:18894390

大小:2.2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9-25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_第1页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_第2页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_第3页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_第4页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计画书-淡江大学学习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錄壹、前言2貳、團體計畫3參、團體設計理念4肆、團體設計內容12一、團體歷程摘要表12二、團體活動14單元一變成〝我們〞14單元二愛情卡16單元三愛情金字塔17單元四我的依附指數19單元五溝通型不型21單元六臨別的鐘聲23伍、參考資料24【附件】招生海報27【附件】招生DM28【附件】『愛情診療室』性別教育成長團體報名資料30【附件1-1】如何參加團體最有收穫31【附件1-2】配對卡32【附件1-3】訪問單34【附件2-1】愛情卡使用說明35【附件3-1】三元素連連看36【附件5-1】四種溝通型態37【附件5-2】四種模式之優點與付出的代價39【附件5-3】我就是我40【附件

2、6-1】團體回饋單41活動歷程4326【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性別教育成長團體】團體計畫書壹、前言青春期是發展階段中重要的關鍵期,心理學家StanleyHall認為青少年處在「風暴和壓力」的階段,不論是在生理、心理或社會發展皆有急遽的變化(教育部,2007);美國心理學家Erikson(1963)在心理社會階段理論中指出,青春期的孩子面臨「自我認同/角色混淆」的危機,此階段的青少年除了樹立自己性別角色外,也開始與他人形成親密關係;此外美國教育心理學家Havighurst也指出,青少年其發展任務主要在於表現適宜的性別社會角色,並為未來的婚姻與家庭作準備(引自董福強,2004)。

3、根據翟宗悌及鄔佩麗(2007)研究發現,青少年不分男女對於戀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均感到好奇與困惑;高淑貞、黃以文(2004)研究指出,青少年最感興趣的議題,莫過於兩性交往;而許珍林(1999)、陳怡文(2002)及劉玲君(1996)的研究均發現,半數以上的高中學生曾有過與異性交往的經驗。由此可見,愛情生活已成為青少年時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異性交往也成為此時期重要的發展任務之一,因此,兩性教育對正值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有其必要性。隨著女性主義興起,青少女的兩性教育也開始受到正視,對青少女而言,她們看待事情的觀點和所接受的事物,往往有別於大人世界的詮釋方式,而目前社會上對青少女與異性交

4、往的關注,通常只著重在青少女的性行為上,忽略其中的情愛關係,根據翟宗悌、鄔佩麗(2007)透過半結構團體諮商方式,探索青少年的愛情世界,發現青少女對愛情非常嚮往,但在愛情關係中卻又常感委屈。鑑於此,本計畫方案希望更貼近青少女的愛情世界,探究屬於青少女主體經驗的另一種聲音,理解屬於青少女自己的情感論述。故本計畫特針對高中女生擬定六次性別教育方案,希望藉由六次活動的參與,提升青少女對愛情正確的26價值觀、促進兩性互動順利、並瞭解自我界限進而自我保護。壹、團體計畫一、團體名稱:『愛情診療室』性別教育成長團體。二、團體目標:(一)檢視自己的愛情價值觀,了解自己依附類型。(二)自我依附類

5、型及愛情價值觀的影響。(三)兩性的互動模式與溝通型態。(四)在兩性關係中表達自己、保護自己。三、團體性質:結構式、封閉成長團體。四、團體領導者:陳莉青、彭荻。(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五、團體督導:呂旭亞老師(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六、團體成員性質:本校一、二年級女學生6~12人,每班限兩名,有戀愛經驗為佳。七、團體人數:共10人。八、成員篩選方式:自由報名,並根據報名資料進行成員篩選。九、團體進行時間:98年3/2、3/16、4/13、4/27、5/25、6/1,星期一下午13:50~15:35。十、團體進行地點:團體諮商室。十一、團體成效評量:

6、團體成員總回饋表(於第六次團體結束後實施,參見附件6-1)。26壹、團體設計理念一、青少年發展概論青年期是人類一生中身心發展與改變最大的階段之一,此階段不論在生理發展、認知發展、性別角色以及自我認同等方面都有新的成長(董福強,2004)。在生理方面,青少年身高、體重快速成長、第二性徵漸漸浮現,此時男孩聲音變的較為低沉、喉結開始長成以及出現夢遺現象;女孩第一個跡象通常是胸部開始發育、脂肪線分泌增加以及月經來臨;以認知發展而言,Piaget認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脫離童年期努力抓住現實世界的具體運思期,逐漸意識到世界的可能情形,因而進入抽象思考的形式運思期;性別角色部分,Freud將青

7、年期視為兩性期(genitalstage),由於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喚醒了潛伏期埋藏的原慾(libido),點燃人類性慾的基本能量(黃慧真譯,1998);此外,Erikson在心理社會階段理論中提出,青少年時期正面臨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selfidentityvs.roleconfusion)的危機,一旦個體符合社會對自我認同的要求時,角色混淆的危機便得以解除,轉而進入親密與孤立(intimacyvs.isolation)的發展階段。綜合上述可知,青少年由於生理的改變,加上認知逐漸趨於成熟,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