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

ID:1889510

大小:22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13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_第1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_第2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_第3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_第4页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持续发展过程,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1]] 1        生态城市概念与标准1.1   概念“生态城市(eco-city)”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2]]。但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公

2、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前苏联生态学家N·扬诺斯基(O.Yanitsky,1984)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1]。美国生态学家R·瑞杰斯特(RichardRegister,1987)则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ecologicallyhealthycity)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

3、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他还提出过关于生态城市的一系列原则,从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特征,指导城市的社会公平、法律、技术和经济等。黄肇义、杨东援等(2001)在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复旦大学王祥荣概括: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

4、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定、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并且同自然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城市不管它目前比较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它能够高

5、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使城市充满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在朝向生态城市前进。规划界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体现生态城市的要求。黄光宇(1989)提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

6、生。他后来将生态城市概括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具有“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的特点。此外还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生态城市理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升华。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如下特点: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

7、生产方式,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和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在社会方面,公众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和环卫方面、节约资源和能源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总之,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国际生态城市会议摘要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第一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0美国·柏克

8、莱聚集700多人讨论都市问题,提出依照生态原则塑造都市目标的建言第二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2澳洲·阿特雷得继续讨论前次结果,阐述城市所有项目应创造“最大的改变及最小的旅距”第三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6塞内加尔藉由生态都市概念提出引导生态城市的十项原则第四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2000巴西·库里蒂巴城市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能取得与自然之协调与平衡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2002中国·深圳发起都市、工业、人文生态之方法论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