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

ID:18952951

大小:3.0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9-27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_第1页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_第2页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_第3页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_第4页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毒支原体讲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鸡支原体病的防控贾杏林湖南农业大学 电话:15973157260 QQ:13761613911、概述又称为鸡败血霉形体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其特征为呼吸罗音,咳嗽、流鼻涕(火鸡则常有窦炎)。本病通常为慢性,且病程长,由于气囊炎、窦炎使屠检时废弃,胴体降级,饮料利用率和产蛋量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带来经济损失,是养禽业重要疾病。滑液囊霉形体感染,可引起火鸡、鸡的气囊炎、滑膜炎,滑液囊炎、腿鞘滑膜炎鸡毒支原体感染—支原体的控制呼吸道病环境因素应激(氨气、尘土)免疫抑制病(IBD等)病毒感染(IB、ILT、ND等)细菌感染E.Coli、IC、MG/MS等2、病原鸡毒支原体(Myc

2、oplasma.gallisepticum,MG),呈细小球杆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形态不一,有些为圆形,有些呈丝状,用姬姆萨氏染色着色良好。疾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长期存在和蔓延。本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分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液变黄。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培养3~5d可形成微小的光滑而透明的露珠状菌落,用放大镜观察,呈乳头状,在马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能引起完全溶血,能凝集鸡和火鸡红细胞。乳头状鸡毒支原体菌落鸡毒支原体菌落吸附红细胞MG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能将其杀死,但对新霉素,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对链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和利高霉素敏感。对热敏感,45

3、℃1h或50℃20min即被杀死,经冻干后保存4℃冰箱可存活7a。3、流行病学鸡和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4~8周龄鸡和火鸡最敏感,纯种鸡比杂种鸡易感。少数鹌鹑、珠鸡、孔雀和鸽也能感染本病,对实验动物无致病性。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传播有垂直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垂直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使本病在鸡群中连续不断的发生。水平传播可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染,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也能使本病由一个鸡群传至另一个鸡群。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根据所处的环境因素不同,病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如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鸡舍通风不良,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和不同日

4、龄的鸡混合饲养,均可加剧病的严重性和促使死亡率增高。有多种病原微生物继发和并发感染时,能使本病更加严重,其中主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流行严重,成年鸡则多表现散发。传播方式感染鸡种蛋感染雏鸡感染鸡呼吸道排泄物与易感鸡直接接触通过飞沫媒介(野鸟、人及器具等与易感鸡间接接触感染鸡发病带菌者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继发感染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禽流感病毒(AI)、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的感染造成。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就是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畜禽免疫系统受损,导致暂时性的或持久

5、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下降或消失,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不典型,继发感染显著增加,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增多,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特点免疫抑制性疾病不断增加免疫抑制性疾病间的多重感染已相当普遍免疫抑制性疾病加重了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持久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注意引种注意养禽场的场址选择和布局建立安全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由于雏禽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防治雏禽早期感染至关重要。为减少应激,在接种疫苗期间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或电解多维的添加量;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通

6、风良好,及时清粪;应用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增强剂种类较多,有益生菌、胸腺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转移因子及白介素、左旋咪唑、微量元素硒、维生素E、增益素、法氏囊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造成的生产损失产蛋率降低10-20%孵化率降低5-1)%开产日龄推迟2周雏鸡死亡率5-10%增重降低10-20%饲料转化率降低10-20%5、症状本病呈慢性经过,不少病例呈轻症经过,几乎不被人所注意。幼龄鸡发病时,症状较典型,表现为浆液或浆液黏液性鼻液,使鼻孔堵塞妨碍呼吸,频频摇头、喷嚏、咳嗽,还见有窦炎、结膜炎和气囊炎。当炎症蔓延下部呼吸道时,则喘气和咳嗽更为显著,并有呼吸道罗音。病鸡食欲不振,生

7、长停滞。到了后期如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则引起眼睑肿胀,症状消失后,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成年鸡很少死亡.幼鸡如无并发症,病死率也低,死亡率在10%左右。产蛋鸡感染后,只表现产蛋量下降和孵化率低,孵出的雏鸡生活力降低。如继发大肠杆菌,还出现厌食和腹泻,死淘率增高。幼鸡症状明显,病初流鼻、打喷嚏、甩头、张口喘气少数病禽眼睑粘连眶下窦严重肿胀,呼吸困难(种鹌鹑)6、病变单纯感染MG的病例,眼观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