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秋季养生课件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

ID:19254157

大小:1.7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9-30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_第1页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_第2页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_第3页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_第4页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秋季养生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季养生三溪社康中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是阳气处于"收"这一状态的时段,昼渐短,夜渐长,能量释放的时间逐渐短了,收藏的时间逐渐长了,繁茂渐被凋零所取代。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则伤肺。秋天如何养阴?(一)阳消阴长,顺势养阴春夏伤阴耗津的人、阴虚津亏者,更要抓紧秋冬时机养阴生津,以调整、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二)秋天怎样养阴?1.秋天养阴首先要喝水水为阴中的至阴,水为万物之母

2、。秋天主燥,燥邪的特点是干,所以要多喝水以对抗天干物燥。2.秋天要会呼吸阴气阴气是什么?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气是废物,是要排出体外的;而生理性的阴气是人体不可少的,阴是阳的基础,没有阴,阳就不能发挥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阳气和阴精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说既要养阳也要养阴。在秋天要会呼吸阴气。秋天怎样养“收”?深秋,气化转收,秋令肃杀,而致草木凋零、万物萧条,应于人易引发悲秋综合征,甚至得抑郁症。肺气虚的人受悲秋影响易出现气短、气弱,与悲愁同生,须注意。融入大自然秋三月要早卧早起,收

3、敛神气,保津敛汗,勿使阳耗。秋天如何养肺?(一)秋三月,应于肺秋三月内应于肺,和肺的关系最大,所以在人体的五脏中秋天重在养肺。(二)秋天养肺要会呼吸肺主气,肺和呼吸的关系最大,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所以养肺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会呼吸。秋天养肺贵在润肺1.秋天为何要润肺?秋天,天干物燥。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而燥气又最易伤肺,所谓燥气通于肺。所以秋天最易肺燥阴亏,因而,秋天最需要润肺。2.肺燥的特点是什么?秋天肺燥与肺胃津亏经常并见。因为肺不是孤立的,它与五脏密切相关,尤其与胃、肾的关系

4、最密切。肺燥津亏时常可见到: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干咳甚至带血丝,便秘,皮肤皱纹增多,乏力、消瘦。秋天出现上述肺燥之象,就应“燥则润之”,服养阴生津之品:如藕或藕粉(藕有养肺阴、通肺气的双重作用)、杏仁、百合、燕窝、银耳、荸荠、秋梨、蜂蜜、香蕉、猕猴桃、秋菊花……或用麦冬、桔梗、甘草适量泡水饮。中成药可服养阴清肺膏、琼玉膏等。肺胃津亏的特点除上述肺燥津亏的症状外,还有唇干、便干等症,可辅以各种果汁类以养胃津,如梨汁等。秋天怎样养肺气?1.“人活一口气”《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肺主一身

5、之气。”2.什么是肺气虚?肺气虚指肺的功能减弱。产生原因是禀赋体弱,肺气不足,或无病失养,或过于劳累致肺的气化功能减退。肺气虚有三大特点:气息无力,言语无力及咳喘无力。此外,还可见到自汗、畏风、面色淡白,脉弱。肺气虚怎样调补?肺气虚,要多做深呼吸以增强肺功能。多吃补益肺气之品:如冬虫夏草、燕窝、人参、沙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或服四君子汤。也可用冬虫夏草3~5克炖肉服或煎水服:燕窝1个,洗净炖肉服或水煎服。或用人参3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煎水服,或西洋参3克煎水服或西

6、洋参片3克泡水服。养肺还要益肾老年人:常感到呼多吸少,气吸不进肺原因在于肺肾皆虚、肾不纳气。要真正做到有效呼吸,养肺同时还须护肾。怎样护肾?护肾的大原则是保护肾精,避免脑力过度及体力过度,避免受寒及过服寒凉药。养肺还要益心常常气喘时有心慌的情况中医认为心和肺同居胸中,二者相辅相成,心主血、肺主气。人的许多病,不是心累及肺,就是肺累及心,甚至心肺同病,提示要养肺不忘记呵护心!不能太“累”心:尤其肺气虚弱的人更要注意养心。秋天怎样养皮肤?(一)肺津不足,皮肤干皱无光泽肺津不足则皮肤易发生枯皱。保养原

7、则:润肺生津。具体是多喝杏仁露、吃甜杏仁、百合、藕粉、梨、苹果、蜂蜜等润肺生津之品。(二)肺气虚,皮肤松弛无弹性保养原则:益肺气。具体是可用沙参或太子参炖燕窝及肉,也可以用1个燕窝洗净炖猪肺吃。第一,以脏养脏法:多吃果皮、肉皮以养皮肤。第二,多吃富含胶原蛋白的药物:阿胶、鹿胶。第三,紫河车也是养皮肤的有效药物,但因含有激素,有肿瘤倾向者最好不用。第四,多吃白色的食品:如牛奶、豆浆、杏仁、百合、银耳、白梨、白果……第五,外用:珍珠研末,牛奶调和敷面。秋天多便秘秋天,天干物燥,燥邪为主,燥气通于肺,

8、肺与大肠关系最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受到秋燥的伤害,肺津不能滋养大肠,就会形成津枯便秘。所以秋天要润肺生津,大便才能正常。秋十法自我保健防便秘第一,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第二,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块茎类蔬菜如豆、红薯、南瓜、山药等。第三,清晨5~7点是大肠“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第四,多吃蜂蜜及“五仁”:杏仁、麻子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第五,多吃“三色萝卜”,红(心里美)萝卜、白萝卜、黄(胡)萝卜.第六,多运动,包括腰腹运动,可改善肠道气血运行而有利于排便。第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