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

ID:19357669

大小:17.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1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_第1页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_第2页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_第3页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_第4页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1)摘要:作为美国社会中一个较大的学术群体,美国历史学家的中国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最权威的美国史学刊物——《美国历史评论》——在20世纪90年代所发表的中国研究文章便从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展示了关国史学界的中国研究在最近十年的主要线索:中国的传统儒家思维方式左右着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注。关键词:《美国历史评论》;中国观;儒家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经济领域与国际标准的进一步接轨,所有这些变革都毫无疑

2、问地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各国的政治家、战略家一样,历史学家也对中国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弄清近十年来美国历史学家的中国研究所呈现的主要脉络,本文特别选择了《美国历史评论》在此期间发表的中国研究文章作为考察对象。笔者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有三。其一,《美国历史评论》是美国历史协会的“机关刊物”,既代表了美国历史学的最高水平,也是美国史学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术刊物。其二,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历史评论》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显著上升,每年均有一两篇相关文章刊载其上,几乎与该杂志对欧洲的关注程度相当。第三,历史学家是美国社会中一个较大的

3、学术群体,他们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至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人的中国观。笔者考察了1990—XX年间《美国历史评论》所发表的中国问题文章。这些文章几乎一致地认为,中国的传统思想一一特别是儒家思想一一左右着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本文拟按照中国研究文章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从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的世界地位问题、中国的社会问题三个方面论述美国历史学家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思想的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问题的。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民族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自此以后,对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就从未停止过。尽管如此,民族主义的基本内

4、涵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主义必须以具体的民族国家为奋斗目标或存在基础;第二,国家成员拥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历史传统、甚至共同的语言是民族主义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保证;第三,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政府是国家民众尽忠的对象。简言之,民族主义建立于特定区域内的民众拥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历史传统和民族语言基础之上,以建立或者捍卫主权国家为首要目标。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应当是民族主义的产物。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本文重点研究的12篇文章中,5篇文章明确地以中匡民族主义为主题,另外两篇间接涉及到了该问题。因此,从1990年到XX年间,《美国历史评论》发表的中

5、国研究文章中至少一半以上探究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同题。由于特殊的历史经历和文化传统,中国民族主义出现的时间大大晚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学术界普遍认为,20世纪初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诞生之时。美国历史学家考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时间范围就集中在这一时期。美国历史学家在考察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时倾向于强调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中的根深蒂固及其潜在的扩张性。对于任何国家的民族主义而言,对国家主权的争取和坚持是其核心所在。所谓主权,就是一个政府自行制定法律并管理所统治国家的权力。美国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传统中已经包含着较为明确的主权意识。天朝观念则是这种意识的确切体

6、现。乔安娜·韦利一科恩以清朝乾隆皇帝对待西方技术的态度为例,说明中国的天朝观念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较为明确的主权意识。乾隆皇帝在1793年接见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伯爵使团时曾经告诫来访者,中国不需要英国和整个欧洲的制造技术及其产品。韦利—科恩认为,乾隆的此番表态并不代表着中国从来都对西方技术不感兴趣。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早在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就对西方实用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及至乾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很多领域,在朝廷的许可下帮助中国革新技术。传教士甚至亲临清朝边疆平乱前线,辅佐清军作战。然而,清廷很快意识到,传教士的影响

7、剧增必将危及朝廷对中国民众的统治,加之欧洲教会内讧使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耶稣会遭到打击。清朝政府便在18世纪末宣布不再欢迎欧洲传教士的涌人。乾隆的表态就是在如此背景下做出的。欧洲人再次成为只能对中国天朝制度顶礼膜拜的外夷。韦利一科恩分析道,中国政府急于修复天朝体制的行为表明:“中国人及其统治者一致坚决反对向任何外来者割让权利或主权……这种态度必须与孤立主义、对革新的敌视……以及顽固不化的优越感……区别开来”。[1]清朝政府显然是因为感受到了西方传教士和马戛尔尼使团对其统治中国权力的冲击才作出上述决定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乾隆皇帝的根本动机在于维护王

8、朝利益。但中国王朝维护自身利益的深层根源却在于中国传统中的天朝秩序思想。这与法国人佩雷菲特所提及的西方极权者大多受个人野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