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

ID:19533360

大小:3.87 MB

页数:142页

时间:2018-10-03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_第1页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_第2页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_第3页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_第4页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的发展_1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讲教师周天梅【学习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在了解幼儿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掌握作为幼儿期主导活动的游戏的发展特征,了解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认识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学习重难点】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皮亚杰有关前运算思维发展的观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第五章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幼儿大脑的发展幼儿的游戏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参考书目与推荐阅读材料1、朱

2、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3、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朱莉娅.贝里曼等著.陈萍,王茜译.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节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条件幼儿的一般特点第一节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一、年龄阶段1、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

3、被称之为学前期。2、在教育体系中的性质:保育教育。防止两种倾向:保育化和小学化二、幼儿心理发展条件1、幼儿生理发展为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2、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幼儿地位的变化:由活动客体转向活动的主体;主动性的发展。人际关系突破狭义的血缘关系而形成了儿童自己的世界;主导活动形式的变化:由摆弄物体转向游戏。三、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1、游戏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活动形式;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抽象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起来;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第二节幼儿大脑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

4、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脑重量继续增加出生390克(25%),1岁900克,3岁990-1011克(75%),6岁(1280)克,是成人的90%,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髓鞘是神经纤维的绝缘体,没有它,神经传导会互相干扰。例如,婴儿的髓鞘发育不完善,发烧时很容易引起全身抽搐。脑细胞跟着身体的成长,会伸展出许多突触、神经纤维长出髓鞘,这叫做髓鞘化。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2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5-7岁时又有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水平。(二)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元的构造神经

5、元像小树,分枝状的树冠部分叫树突,树干和树根部分叫轴突。接收信息靠树突,传递和输出信息靠轴突。树突轴突髓鞘神经纤维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电波的研究还表明,个体在4--20岁之间,大脑的发展存在两个加速期,第一次加速期就是在5--6岁。(三)脑电波的变化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上。(由这种抑制机能的不断发展,儿童能更专注地认识事物和操作物体,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此同

6、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长,表现在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延长。幼儿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仍不平衡,兴奋强于抑制.第三节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主要内容游戏理论(游戏的实质)游戏的类型游戏的作用(一)早期的传统理论霍尔(Hall)的“复演说”席勒-斯宾塞(Schiller-Spencer)的“精力过剩说”彪勒的“机能快乐说”格罗斯(Gross)的“生活准备说”拉扎鲁斯-帕特瑞克(Lazarus-Ppatric)的“娱乐-放松说”博伊千介克(Buytenclijk)的“成熟说”一、游戏的理论(二)当代的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动力说学习

7、理论一、游戏的理论1、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S.Hall)在20世纪初提出的,内容如下:(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2)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追赶动物、制造工具、采集果实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有相似之处。(3)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可以遗传,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儿童玩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盖房子的活动等。2、精力过剩说德国思想家席勒(J.C.F.Schil

8、ler)、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赛(H.Spencer)提出的,内容如下:(1)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放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