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

ID:19535027

大小:5.8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3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_第1页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_第2页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_第3页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_第4页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肿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泌尿系统皮质肾小球肾脏髓质肾小管肾盂泌尿系统输尿管膀胱尿道功能:排泄代谢产物和毒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肾单位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系膜组织: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构成,将毛细血管袢连接一起,有收缩、吞噬、合成系膜基质和胶原,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病因:内源性抗原:肾性抗原、非肾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发病机制: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激活炎症介质的作用有关常见病理学类型: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未分类肾小球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肾

2、炎局灶性/节段性病变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性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肾小球肾炎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包括尿量的改变(少尿、无尿、多尿或夜尿)、尿性状的改变(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水肿和高血压。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蛋质血症。2.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改变后,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3.肾病综合征三高

3、一低:(1)大量蛋白尿,3.5g/d;(2)明显水肿;(3)低蛋白血症;(4)高脂血症和脂尿。4.隐匿性肾炎综合征持续或复发性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轻度蛋白尿,5.慢性肾炎综合征终末阶段: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氮质血症: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血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水平增高,称为氮质血症。尿毒症:发生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除氮质血症外,还有一系列自体中毒的症状和体征。第三节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女性多见。分类;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一、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细菌感染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4、诱因: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妊娠子宫、肿瘤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1.尿液的冲刷作用2.膀胱壁能产生抗体3.前列腺液的杀菌作用4.尿道的防逆流结构以上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受到破坏,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肾肿大,充血,表面散在大小不等脓肿病理变化(肉眼):脓肿病理变化:病理变化:髓质内黄色条纹向皮质伸展1.肾盂粘膜下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上皮破坏2.肾间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小脓肿形成3肾小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伴上皮变性坏死镜下:临床病理联系:发热——化脓性炎腰痛——肾脏炎症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脓尿——化脓性病变结局:治疗(抗菌)大多可治愈;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并

5、发症:肾盂积脓,肾周脓肿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炎症性质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结局临床表现变态反应性炎化脓性炎复杂,尚未明确细菌直接感染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下行性感染上行性感染为主弥漫性肾小球损伤双肾同时受累肾盂间质化脓双肾病变不对称急、慢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高烧、寒战、腰疼脓尿、蛋白尿、血尿治愈或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治愈或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一、肾细胞癌/肾癌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女2:1-3:1。危险因素:化学性致癌物质、吸烟肥胖、高血压接触石棉、石油产品和重金属肾癌最常见(70—80%),癌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6、,胞浆透明,排列成实性片状或腺泡状,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纤维少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癌临床病理联系1.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减轻2.三个典型症状:腰痛、肾区肿块、血尿3.副肿瘤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Cushing综合征、高血压等。4.广泛转移:常发生于肺、骨。结局: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为45%,无转移者可达70%。二、肾母细胞瘤/Wilms瘤。为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变化肉眼:多为单个实性性肿物,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可有假包膜形成。质软,切面鱼肉状,灰白或灰红,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肾母细胞瘤症状:腹部肿块(主要症状)、部分病例有血尿、腹痛和高血压

7、。局部生长为主,可侵及肾周脂肪组织或实物内静脉,可转移至肺等脏器。结局:预后较好。无转移者长期生存率可达90%或更高。三、膀胱移行细胞癌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70岁,男女之比为2-3:1。病因和发病机制:与苯胺染料、吸烟、病毒感染和膀胱粘膜慢性炎症等慢性刺激有关。病理变化:肉眼:好发部位为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移行细胞癌Ⅰ级移行细胞癌Ⅱ级移行细胞癌Ⅲ级临床病理联系:1.无痛性血尿2.膀胱刺激症状3.肾盂积水积脓结局:主要经淋巴道转移。预后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I级10年存活率可达98%,III级仅为40%。4、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