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ID:19556298

大小:4.8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03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_第1页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_第2页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_第3页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_第4页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肾脏病变包括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肾脏肿瘤并不多见,作者曾在全国38所医院尸检统计中989例癌肿中肾癌占0.7%,中国医科院收集27149例恶性肿瘤中,肾癌占0.4%,肾盂癌更少见,仅5例。国外报道,肾癌在各种癌肿中占1.3%。就肾脏肿瘤而言,恶性者居多,约占80%以上。肾脏肿块的分类肿瘤类型良性恶性肾细胞性腺瘤肾细胞癌胚胎性肾母细胞瘤移动上皮乳头状瘤移行上皮癌鳞癌结缔组织性错构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淋巴源性恶性淋巴瘤一、肾脏囊性病变(一)肾囊肿(renalsimplecysts)多见于中老年人影像诊断:1.平片:肾

2、脏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肾外形局限性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如囊肿壁发生钙化,表现为弧形条状高密度影。2.IVU: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肾盏末端完整;或肾盂肾盏变平、拉长、扩大、移位。典型者呈明显拉长、变细呈弧形改变。3.CT:①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②病灶和肾实质界线清楚;③囊内均匀一致低密度;④增强后无强化;⑤发生在肾皮质边缘的肾囊肿呈局限性向肾轮廓外圆形突出。4.MRI:①T1WI呈圆形低信号,边界清楚;②T2WI呈均匀性高信号;③增强后无强化。(二)多囊肾(polycystickidney)多囊肾为先天性、双侧性,并可合并多囊肝、胰或脾,分婴儿型及成人型两种,婴儿型多数

3、于出生后不久即夭折。影像诊断:1.平片:两侧肾影明显增大,轮廓呈波浪状。2.IVU:①肾功能明显减退,显影淡薄或不显影而作逆行造影;②肾盏缩短、消失,受压、移位或拉长,肾盂亦受压变形。亦可表现为肾盏分散,颈部延长呈“蜘蛛腿”样改变。3.CT:双肾增大,轮廓呈分叶状,肾盂肾盏受挤压;肾实质内多数囊状低密度灶,无强化;但囊肿间肾实质可增强。鉴别诊断:1.普通X线:主要与肾胚胎瘤鉴别。胚胎瘤常为单侧,肾盂肾盏受压较多囊肾为轻。2.CT:①肾积水:可发现梗阻平面及原因,如结石;增强扫描扩大的肾盂肾盏内有对比剂充填。②肾结核:囊内或囊壁常有钙化灶。③肾脓肿:病灶内可有气体,可穿破包膜形成肾周

4、脓肿,肾周筋膜增厚,脓肿壁可环行强化。二、肾脏良性占位病变肾错构瘤,也称血管肌肉脂肪瘤(angiomyolipoma),为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系由不同比例的平滑肌、血管、脂肪构成,患者可合并结节性硬化,因此临床可出现皮脂腺瘤、发作性抽搐、计算力低下三大特点。同时可因肿瘤内出血及肾周出血而致血尿、腰痛、包块三大症状。影像诊断:1.CT:①平扫:单侧或双侧软组织及脂肪密度的多房、分隔的肿块,边界清楚,当肿块大时,压迫肾盂肾盏变形、移位。②CT值测量:可有脂肪的CT值。③增强扫描:软组织成分强化,而脂肪成分无强化。鉴别诊断:主要与脂肪瘤或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相鉴别:①脂肪瘤:可分隔,但无软

5、组织密度块,增强后无强化。②分化不良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恶性肿瘤的共性——侵蚀性。③肾癌:具有恶性病变特征:侵蚀性,边界不清;坏死囊变;少数(约10%)可有钙化灶,可伴静脉内栓塞或淋巴结转移等。三、肾脏恶性占位病变(一)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有作者认为肾腺瘤与肾癌有关,吸烟与恶性肿瘤有关;放射源、激素、病毒、化学制品等。病理:多数肾癌起源于近端肾曲管,少数起源于集合小管或肾直小管。可发生在肾脏的任何部位,一般以两极多见。常有出血、坏死、囊变,有的可产生钙化,周围可有假包膜。肾癌类型:肾癌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混合型及肉

6、样癌四种,以肉样癌预后最差。转移:①局部浸润;②淋巴转移;③血行转移影像诊断:1.平片:①肾影增大,肾轮廓局部扩大,密度增高,边缘可不规整;②病灶内有时可见钙化影。2.IVU:①一个或多个肾盏受压及拉长,边缘规整或不规整;②肾盏末端变小或破坏;③有时见多个肾盏颈部拉长、变形呈“蜘蛛腿”样改变。3.肾动脉造影:病理性网织状肿瘤血管或血管中断。4.CT:①肾实质内低密度、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灶;②坏死、囊变后低密度灶内有更低密度区;③局部轮廓隆起,晚期可致全肾增大,分叶状改变;④肾盂肾盏受压、移位或受侵蚀;⑤肿块内可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灶。鉴别诊断:1.驼峰样:驼峰肾可致肾轮廓隆突,但CT平扫

7、及增强其密度与肾实质相一致。2.炎性假瘤(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①该病约80%有广泛的肾周围炎而致肾周筋膜增厚,腰大肌增厚;②本瘤有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史。3.与肾肉瘤、成人肾母细胞瘤、转移瘤等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作穿刺活检。肾癌的临床分期与细胞核病理分级及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关系。根据Robon1969年提出的肾癌分期被广泛采用,其目的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其预后。共分为四期。Ⅰ期:病灶位于肾实质内,肾包膜完整;Ⅱ期:病变累及肾周间隙、肾周脂肪、肾上腺,但未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